第六章 刘备勤王(1 / 2)

应劭一怔,他没想到刘协虽然年幼,可是居然这么能言善道。

“果有明主之相啊,难怪楚子璋拼死也要把他带出来……”应劭心中感叹一声,恭声道:“臣不敢!天子既在,何能轮到新帝登基?”

刘协脸上一喜,看了楚驿一眼,楚驿点了点头,从怀中摸出一卷绢帛,对应劭道:“应太守既有如此觉悟,真不愧是汉之忠臣,你有笔墨没有……”

“有的有的。”应劭不明其意,赶紧去找笔墨给楚驿。

楚驿微微一笑,接过毛笔,在一尺长的绢帛上挥毫洒墨。

楚驿写完,将之呈给刘协看:“陛下,您看这样可以吗?”

“哈哈,爱卿真是写的一手好字。”刘协哈哈一笑,对应劭道,“请找份印泥给朕。”

应劭还是不懂他二人在做什么,但不敢怠慢,把印泥呈给刘协。

“……”看到这是红泥而并非紫泥,刘协眉头微皱,又摇了摇头,“算了,凑活着用吧。”

随即从一大堆玉玺中找出了皇帝行玺,“咣”的一声盖了上去,又把那绢递给楚驿。

应劭眼角一抽,事到如今他哪里还猜不出来?只是,应该不会这么随意吧喂……

“咳咳。”楚驿清了清嗓子,“应劭接旨。”

你还真的这么随意?居然还真的现写的圣旨啊喂!

应劭哭笑不得,但也只得下拜。

楚驿念道:“初平二年五月十七日,皇帝制曰:泰山太守应劭,体恤爱民,甚有建树。今日力破黄巾,亦有战功。朕甚嘉之,擢泰山太守应劭为廷尉,以奖其忠。”

汉朝天子的命令分为四种,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像擢升官员的旨意,便是称“制书”,又叫“制诏”。不过一般制诏还需要尚书令用印重封,只是现在情况特殊,也就“一切从简”了,圣意到了就行。

虽然前面说他治理地方,又说他力破黄巾有功,但是应劭知道,这份制诏的最后一个字才是重点,他神色复杂地道:“臣,谢主隆恩。”

不过这廷尉一职为九卿之一,按理来说比起太守一位强了不少。可是他完全不觉得开心啊,关键是他该去那里任职呢?难不成是长安?董卓恐怕理都不会理,一刀宰了他倒有可能!

应劭接过这个份制诏,有些为难:“敢问陛下,臣该往哪里任职呢?”

“当然是陛下去哪,廷尉大人就去哪。”楚驿笑道,“不过在新任太守赴任之前,廷尉大人还请暂代泰山太守一职吧。”

应劭真心不懂,楚驿和刘协还有什么打算?说实在的,区区一个泰山郡,实在是太小了。

这时,突然有人急切的敲门:“使君,出大事了!奉高城外有一人自称是平原相刘备,率领数千人马堵在城外,说是来迎接圣驾!”

应劭一怔,吃惊地看向楚驿和刘协,楚驿冲他微微一笑,一脸的从容和淡定。

原本楚驿的计划中,是先和应劭交涉,若是顺利便在这里等上几日,直到刘备的到来。但若是应劭不愿答应,那楚驿就只好将应劭打晕并且控住他,等待刘备的到来。

当然刘备也不能尽信,只是临淄距离奉高也不远。刘备就算对他们有所怀疑也必不敢加害楚驿二人,楚驿便可让刘备护送他们到临淄,荀彧就在那里,他是最为可靠的人。

虽然应劭出战黄巾有些出乎楚驿预料,但是总体上倒是没有打乱楚驿的计划。

楚驿笑着道:“廷尉大人,我们出去迎接刘国相吧。”

应劭神色复杂地点头,他这时才发现,他还真是小看这个楚子璋。

最新小说: 我真不想造反 唐将行 明朝资本家 这个赘婿很有料 黄泉三国传说 神奇宝贝之冥爷 小财主 重生过去混日子 京畿流民司 贞观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