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南明大丈夫 > 第171章 吹起来的大捷

第171章 吹起来的大捷(1 / 2)

崇祯十五年,十月,清军从黄崖口攻入关内。

此后,北京戒严,至今已有大半年的时间。

崇祯皇帝起初还能发几道旨意,还能收到地方上一些揍报,等到后来闯军占据河南、关中,清军盘踞山东,北京与外界的联系,就基本被斩断。

偶尔有消息传来,也都是各地失陷的噩耗,让崇祯倍感无力,朝臣对此也没有一点策略来解决眼下的危机。

好在,清军兵临城下,并非是一两次,次数多了之后,北京城的内阁官员和军队,对于京师戒严,便也习以为常,京师到也并未出什么乱子。

此时,明朝在北面的精兵,只剩下窝在山海关一带的关宁军,而这只人马不能动,朝廷已经传出旨意让南方勤王。

内阁能做的就这么多,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字“等”。

要么等建奴自己走,要么等南方的明军赶来勤王,把建奴逼出关内。

近三百年的老大帝国,握在手里的牌已经不多。

内阁已经没牌可打,只能坐困京师干熬,急也急不来。

不过他们不急,崇祯皇帝却急。

这天下可是朱家的天下,大臣们不心疼,他心疼。

建奴在他朱家的宅子里,一住就是大半年,崇祯皇帝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身形消瘦了一大圈。

宫门外,几个绯袍的清瘦文官,脚步飞快,刚到宫门前,王承恩便急忙迎接上来,急声催促道:“几位阁老,快跟咱家来,陛下已经催了六次了。”

周延儒脸色一变,急忙一拉官袍下摆,便小跑起来。

当今天子性子急,这么会儿功夫,就催了六次,几个老东西,急急忙忙的都跑了起来。

不多时,众人就到了大殿外,王承恩先进去禀报,片刻后,便站在门口招手道:“几位阁老快进来。”

周延儒、吴甡方、魏藻德等人忙进殿来,便见一生布袍的崇祯,手里拿着一份奏折,兴奋的在殿上来回走动。

他看见几人进来,立时停下步子,拿着那份奏折,对刚跨进门槛的几人问道:“几位爱卿,马士英的奏疏中所说大捷之事,你们核实没有,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清军五月间就从山东退走,六月回到辽东。

据朝鲜史书《沈阳状启》记载:返回的清兵“所著衣服破尽无形,皆作鬼形“,因“死亡甚多“,“比上年入去之数仅满其半“。许多建奴家属望穿双眼,盼来的却是父死子亡的噩耗。一时间,“城门内外,哭声连屋“。

朝鲜一向偏向明朝,记载中多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可以看出,清军虽然斩获不少,但是长期在外,损耗也很大。

这除去作战的因素之外,半年时间内,受瘟疫,受疾病,受补给限制,损耗不得补给,占了主要原因。

一双鞋,一件甲连续穿七八个月,人自然如鬼一般。

这次清军在山东待到六月,被围的临清城粮食断绝,清军的粮草,其实也已经不济。

阿巴泰要退出关外,是迟早的事情。

这时高义欢偷袭鞑子营寨,给南面的明军制造了机会,而明军的北上,便城了促使阿巴泰决定出关的关键一根稻草。

最新小说: 月鲛:战神疯狂宠 穿越成为龙傲天他闺女 无限流:我在恐怖考场当精神病 嫡女归来,王妃她杀疯了 卓府小幺女 北宋柱国 原神网吧:从温迪变温蒂开始 四合院:秦淮茹被我怼到痛哭流涕 重生之大唐皇帝 夜猫子晚木的新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