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1 / 2)

看到了跟武安军做生意的好处,草原上的各个部落才开始过上好日子,不过好日子在辽国西京道的命令下,打乱了。又要打仗了,还好辽国的皇太子(耶律淳)跟众人说了,不是去打武安军。

如果去打武安军,相信很多草原部落之间就给你反了,因为见过武安军武备的草原人不是被惊到了,而是被吓到了。

超过百万支箭矢的战争储备,两万柄枪头,五万柄马刀,一万身铠甲,就堆砌在武安军五连堡的武库中。上缴了马匹之后,拿着兑换券的十几个部落头人们可是亲眼看着手下人从武库中往外搬东西呢。

要说武安军也是光明磊落,好东西根本就没藏着掖着,就摆在明面上让你们搬,每天去武安军五连堡换东西的草原人都能清楚的看着那巨额的财富摆在面前。只要有等价的东西,人家武安军绝对是童叟无欺。

当然眼红想不劳而获的也大有人在,只不过都已经变成京观的一部分,人头堆砌在五连堡的河边。

看着五连堡城墙上多达几百架的床弩,所有的草原人有火都得憋回去。草原上的人没傻子,辽国的正规骑军都被压制的老老实实,他们当然不会拿自己的命去试试能不能抗的过武安军的铁蹄。

至于捣乱,那就更不可能了,五连堡设计之初是给屯民和屯兵居住驻扎的,后来因为跟辽国的坊市规模不断的增大,堡子内的空间不够了,才有人想起来一个偏招,将距离并不远的几座大型屯堡用城墙链接起来,中间的空地则弄成一个超大型的坊市。

这样一来,不仅仅保证了坊市的安全管理,还能让更多的人进来交易,一时间这个坊市就成了北地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每天,通过十丈多宽的两条巨型浮桥过来交易的牧民数不胜数,就连辽国的军队都可以大摇大摆的过桥来交易东西,这种奇怪的景象让人看得十分诡异。

是啊,敌对国的军队可以成建制的跑到对方的市场上买东西,这情景怎么能不诡异。可是这事情就确确实实的发生在了武安军跟辽国的边境上。不光辽国人心大,武安军的心更大,看着上千人的军队排列整齐的跑进坊市里换东西,他们的守备军也仅仅只是给大大小小的轻重弩箭上了弦而已。

至于说辽国的军队敢不敢惹事,算了吧,十万多人都折在人家城门下边了,咱们这千把人,还是老老实实的换点实用的东西,再老老实实的回去过小日子吧。

其实在耶律淳第二次带着几万人想找回面子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对辽国南部地区的牧民们丧失了实际的控制权,而南部牧民部落还没有反叛的最大原因并不是辽国人的统治,而是奇葩的武安军竟然不接受成建制投靠的部落,有那么几个小部落或许还可以用雇佣的形式去武安军境内‘打工’。但是大部落就算了吧,武安军根本就不会那些大部落首领们的投诚,特别是进了武安军,所有的草原人都是平等的,没活干,或者选拔不上雇佣军,他们就只能挨饿。很多不愿意出力的草原贵人们不得已又跑回了草原上混日子。

但是对于肯出力,受管理的草原人,武安军的安置还是很全面的,男人可以入武安军的雇佣军,或者再苦点,去矿场卖力气,也有机会混成带户籍的武安军司的人。女人可以进工坊里帮工,甚至不论是草原上的孩子还是武安军自己家的孩子,都可以送去官方开办的萌童院和学堂里学习知识。

萌童院就是古代的托儿所,从几个月大到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忙着工作的时候都可以免费的寄养进萌童院,别的不说,萌童院每天的一日三餐就不是普通人家孩子能享受的到的。

就拿五连堡北边的军粮工坊来说吧,每天去打工的女工就超过了两千人,她们一天的工作所得甚至能养活一家三口,如果男人愿意出力,两个人工作的所得,能保证一家五口人在武安军境内过得很舒心,至少吃喝是不愁的。

最新小说: 那我这仙不是白修了? 三角洲:我!六边形战士 在下恐圣人 玩转电竞圈 LOL:五冠王从书里跑出来了 怪猎:我能听到怪物心声 火影:我写日记曝光大筒木降临 火影:从尸魂界归来的宇智波佐助 今生只为你 三角洲:从拯救大兵火爆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