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印与鉴(1 / 2)

就在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的平丘县寺大堂里,陈正翻到文书末尾,只见末尾处一上一下盖了两方印章,上方一枚较大的印章内容为“兖州牧印”,下方一枚较小的印章内容则是“兖州主簿”。5∞八5∞八5∞读5∞书,←o≈

仔细揣摩了两方印章一下后,陈正才把卷轴合上,高高举起交还到了“毕芬”手中,并且笑道“文书无误,还请令君上座。”

听到陈正此话一出,无论是毕齐、仇升还是跟随进来的扈从们都暗暗呼出了一口浊气,捏着刀鞘的手也放松了几分。

要说陈行之为何仅凭文书末尾的印章就能确定此道文书的真伪,还要从兖州的治理架构说起。

有汉一朝,自从汉武帝元封五年将天下郡国分为十三个刺史部,各置刺史以刺举监察各部治下的郡国守相等一应官员。

在随后的三百多年里,各州长官时称刺史时称州牧,为刺史时只主刺举监察之事,不预军政事务,为州牧时则除了刺举监察之事外,还得以参预州中军政事务。

但基本上还是以设刺史为主,以防州牧的anbg过重,势大难制。

直至灵帝末年,各地刺史实际上已经不止行刺举监察之事,更多时候会干涉到郡国守相的权限。

当时各地黄巾之乱久久不能平息,时任太常的刘焉便建议在部分州设州牧,以宗室、重臣出镇,以安定天下,得到了朝议通过,皇帝准允。

再往后,董卓乱雒京,河东群雄并起,天下彻底混乱,那些有实力的或互相表举,或自己宣称领某州州牧,成为了地方上实际的土皇帝。∷八∷八∷读∷书,≮※o

自初平三年原兖州刺史刘岱刘公山被青州黄巾杀死后,陈宫劝说并一力促成曹操入主兖州,而曹操就大摇大摆跳过刺史,自领了兖州牧,从此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到了兴平二年,曹操赴雒阳迎天子刘协后,当今天子才给曹操加了好多头衔,也把他“自领兖州牧”的“自”字给正式去掉。

但这时候曹操已经贵为司空,行车骑将军时,总兼朝政,哪里还顾得上兖州那一摊子事,所谓的领兖州牧不过是霸占着起家的基本盘不愿撒手罢了。

当然,兖州的大事仍旧要曹操下决定,但日常事务之类就全部交给了他的兖州牧班底。

在这个班底里,最受曹操信任的是主簿王必,其人在中平三年就奉命出使长安,为曹操争取到了不少的好处,更随曹操征战四方,有说曹操下定决心杀吕布就是王必在身旁怂恿。

这两年兖州的一应日常事务基本都是主簿王必说了算,就连曹操的兖州牧印章,都由王必代为保管用印。

而为了以示区分,由王必代为颁布用印的文书,都会在“兖州牧印”之后再加盖“兖州主簿”的小印,而这点若非是在兖州为官多时之人,绝对不会注意此等细节。

至于说鉴别印章的真伪,陈正也是个半吊子,他只根据常识来查验两个章的大小、字体、排列,感觉和自己之前见过的基本一致,便也就信了七八分。

最新小说: 刚继承族长之位,签到无敌修为!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神医 替嫁新娘亿万老公宠上天 山海传说 重生毒医:世子妃要复仇 影后她只想学习 我家后山通仙界 重生豪门之霸宠娇妻 女婿,让你修仙,没让你倒反天罡 修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