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心理学就像一本故事书 > 6.我们会妨碍自己获得成功吗

6.我们会妨碍自己获得成功吗(1 / 2)

我失败了,因为我没有尽力;因为我没有尽力,所以这次失败不算数。

6.1 站在最不可能成功的位置上

有一个心理学家曾组织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参加一个小游戏:他让他们聚集到一个大房间里,房间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只张大嘴巴的小丑道具,然后给每个小学生6只装着豆子的小布袋,要求这些孩子把布袋设法投掷到小丑的嘴巴里,投进数目最多的人是胜利者,可以获得奖励。最后,他还告诉这些小学生,不管他们站在哪里行动都可以。

结果,这些小学生们在以下三个地方中的一个开始了投掷行动:几乎一半的小学生站在了小丑跟前,少数的几个学生站在离小丑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还有一些学生则选择了远离小丑的墙角。第一个位置,命中率可达100%;第二个位置,可能只有一半的机会将布袋扔进去;而第三个位置,对这些孩子来说,几乎没有一点机会能将布袋扔进去。

前面两个位置的选择,我们很容易理解。前者不喜欢冒险,后者喜欢挑战。但是,对于根本没有成功机会的第三个位置,孩子们是出于什么理由在选择呢?难道他们不想成为胜利者,不想获得奖品吗?当然不是。他们的想法是:如果站在小丑跟前把布袋扔进去是没有能力的表现;在离小丑一定距离的地方投掷布袋,自己没有把握把布袋投进去;只有站在很远的地方投掷布袋,他们才觉得是最佳选择——投不进去不是自己的技术问题,但投进去,自己就是英雄。

6.2 自我妨碍

人生中会有许多重大的决定,都是根据我们对未来感觉的预测来制定的。比如,参加某个活动会有愉快的经历吗?加入这个行业会有满意的成绩吗?如果预测结果是肯定的,人们就会这个决定表现积极的态度;否则,就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和消极的应对方法,即设置障碍物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比如,由于害怕失败,人们会在面试前欢饮通宵,在大考来临前玩网络游戏而非学习。

根据这种现象,心理学家琼斯与伯格拉斯在1978年第一次提出了“自我妨碍”这个概念——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不佳表现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会采取一系列行为和措施,将失败的原因外化,以至于在失败来临之后,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说:“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够做得很好。”

6.3 药丸和智力测验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药丸和智力测验”的实验,证明了自我妨碍的存在。

最新小说: 愿,且听 全员读心:公主殿下又来吃瓜了 随母改嫁,重生后我成皇宫团宠了 绝嗣王爷狂贴贴,咸鱼王妃三胎了 前夫跨境追妻?疯美人已改嫁大佬 皇城震惊!绝嗣太子与寡妇生娃了 试婚丫鬟身子娇,纨绔世子竟折腰 孕检单当辞职信?傅总他眼红失控 五零:小炮灰我狂点怎么啦? 前往军区离婚,被禁欲军官亲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