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厌食(1 / 1)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以长期食欲缺乏、厌恶进食甚至拒食为特点。www.Pinwenba.com形成本病的病因较多。脾主运化,运者运其精微,化者化其水谷,脾健则运,脾运失健,则胃不受纳。小儿“脾常不足”,加之小儿饮食不能自节,食物不知饥饱,或喂养方法不当等,皆可导致脾失健运,胃失摄纳,而产生不思饮食,食而无味的厌食症。亦有在乳幼期未及时添加副食辅食,断乳后突然改变饮食种类,令脾胃不能适应。本病的主要病因在于饮食不节,临床表现有脾运失健及偏于胃阴不足之别,病理机制均属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职。厌食的病变脏腑在脾胃,发病机理总在脾运胃纳功能的失常。

现代医学中的营养不良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一)脾胃不和

临床表现:食欲缺乏,食少而无味,甚则厌恶进食,多食或强迫进食可出现脘腹饱胀,精神良好,二便如常,面色略欠华,形体正常或偏瘦。舌淡红,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有力。

治疗原则:运脾和胃。

方药:调脾散(苍术、陈皮、半夏、佩兰、枳壳、神曲、麦芽、鸡内金)加减。

(二)脾胃气虚

临床表现:食欲缺乏,食少便多,大便多溏薄或夹不消化食物残渣,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舌质淡,苔薄,脉濡。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方药:异功散(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炙甘草)加味。

(三)脾胃阴虚

临床表现:食欲缺乏,食少饮多,口舌干燥,面色少华,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部分小儿或见烦躁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脱,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脾养胃。

方药:养胃增液汤(石斛、乌梅、北沙参、玉竹、甘草、白芍)加减。

最新小说: 随母改嫁,重生后我成皇宫团宠了 皇城震惊!绝嗣太子与寡妇生娃了 试婚丫鬟身子娇,纨绔世子竟折腰 绝嗣王爷狂贴贴,咸鱼王妃三胎了 五零:小炮灰我狂点怎么啦? 前往军区离婚,被禁欲军官亲哭了 前夫跨境追妻?疯美人已改嫁大佬 孕检单当辞职信?傅总他眼红失控 全员读心:公主殿下又来吃瓜了 愿,且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