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的瞬间,礼堂里静了静,只听见听筒里传来个带着乡音的女声:
“同志……俺能点《血染的风采》不?俺家那口子在部队,俺听这歌就想他……”
程学民心里一暖,对着话筒笑道:“能!这就给您唱!”
音乐再次响起,龚膤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柔和,两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比刚才更添了几分共情。
唱到“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时,台下不少人红了眼眶。
这歌里的家国情怀,最能戳中人心。
一首歌毕,电话又响个不停,有点播《军港之夜》的,有要听《送战友》的,甚至还有人点名要听《我心永恒》的中文版。
程学民干脆留在台上,跟龚膤搭当,一首接一首地唱,赵中祥在旁边打趣:
“学民,你这哪是来参加茶话会,分明是来开个人演唱会的!”
台下的老领导看得高兴,跟身边的吴老说道:“学民这位小同志有想法,还会调动气氛!
我看明年的春节联欢会,就让他来牵头搞,保准能给全国人民一个惊喜!”
吴老闻言也是连连点头,说道:“可不是嘛!连观众互动都想出来了,比咱们这些老同志活络!”
等茶话会结束,程学民冯家幼两个,在回来的车子上,不要有太兴奋意犹未尽!
冯家幼还在兴奋,说道:“刚才你们唱《送战友》的时候,我看见老领导都跟着打节拍了!”
“可不是嘛,你男人都快成联欢会长了。”程学民笑着捏了捏她的手,“吴老刚才跟我说,明年就让我牵头搞春节联欢会,到时候更有的忙了。”
“那你可得好好准备!”冯家幼眼里闪着光,“让全国人民都看看你的本事!”
“那是明年的事,还早着呢!”程学民笑着摇摇头!
就这样,他们两口子几乎是踩着新年的钟声,进的家门!
到家时,院子里还亮着灯,冯母冯父他们,还正坐在堂屋的火炉前烤火守岁!
堂柜上摆着的电视机,已经在开始泛雪花!
听到外面的动静,见他们两口子回来,冯母赶紧起身,说道:
“你们可算回来了!小松鼠早就睡了,你们猜怎么着?今儿个愣是没闹着找妈,喝了奶粉就睡了!”
冯家幼一听,赶紧往卧室跑,轻轻掀开被子,看着儿子熟睡的小脸,眼眶一下子红了:“这就断奶了?我还以为得闹几天呢……”
“早跟你说别担心!”冯母跟进来,笑着说道,“这几天我天天给他喂奶粉,先让他适应,今儿个你不在,他倒乖得很,一点都没闹。”
这小家伙,确实是成精了!
比一般的娃娃,真的要乖多啦!
程学民也是在门口,往老丈人他们屋里猫了一眼,看着那熟睡中的小家伙,心道白瞎了他妈,整整担心了一整天。
现在好了,他自己给自己断奶了!
这一下,可不把他妈直接解放出来了?
本来按照冯家幼的想法,怎么都得让她儿子小松鼠,喝满一周岁的母乳吧?
其实别人家的,几乎都是喝一年半,甚至是两岁的母乳。
所以这么早就断母乳,冯家幼是极其舍不得的。
所以,这小家伙自己把母乳给断了,反而让她妈高兴之余,更多的是心疼。
大年初一早上,程学民刚睡醒,就被老丈人拉着去拜年。
先是去吴老家,吴老家里摆着糖果,见他们来,笑着递过红包:“学民,家幼,新年快乐!
今年可得好好干,《少林寺》的创汇任务,我还等着听好消息呢!”
接着又去燕影厂老厂长,燕大老校长,丁泠老师家,人民文学张光年家……
一圈跑下来,程学民手里的礼品袋空了大半,媳妇儿冯家幼兜里却塞满了红包。
美得跟着陪同去拜年的冯家幼,不要太高兴。
本来媳妇儿冯家幼其实不想跟着的,但有了昨天年三十的国宴露脸,她这位先锋夫人被推到了台前,所以今天的拜年就不好不出来了。
好在她男人有小轿车,一通拜年拜下来,但也没少累着!
“累死我了,总算是走完了!”一上车,媳妇儿冯家幼就直接瘫了!
“可不是嘛!”程学民揉了揉腰,也是说道,“好在我们家亲戚少,你二叔在南边忙着战事回不来,你小姑那边又没消息,不然更忙。”
提到小姑,冯家幼叹了口气:“是啊!自打我小姑去了三线,就没怎么联系过,只知道人安全,不知道具体在干啥。”
这就让程学民由不得严重怀疑,冯家幼她小姑一家人,该不会是那种保密级别超级超级顶级的科研人物吧?
否则!
这一去三线建设,好几年都不跟家里,联系一封信件的?
保不齐真是!
毕竟她们老冯家,一个个可都是人物,几乎都是从燕大毕业的高材生。
而且听说冯家幼她小姑父,还是建国初期海归回来,投投祖国建设的有志青年。
所以,冯家幼他们一家人可能因为局限性,不太清楚她小姑一家,到底去三线干什么了。
但从后世穿越重生回来的程学民,不要太清楚那些默默无名的科研人员。
可以说都是国之栋梁,都是在默默无闻的为国家,铸造国之重器。
谁知道呢!
可能只能等她小姑她们重返燕京时,就会跟她们家里解密吧!
就这样,在燕京这边迎来送往,基本拜了一下年后!
初三一早,程学民一家收拾好行李,出发回陕北老家。
同行的有老丈人冯父,丈母娘冯母,还有一直吵着要去看她姐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的小姨子冯家末。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则回了娘家,小姨顾秋娜留在家里陪外公外婆。
火车上,冯家末趴在窗户边,看着外面的雪景,兴奋得直拍手:“姐夫,陕北是不是有窑洞?是不是能在炕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