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77章:太子发难,人人自危

第377章:太子发难,人人自危(1 / 2)

大明宫。

李承乾好整以暇,然太子府苏玉儿都有些紧张了。

“殿下,如今长安城内,风声鹤唳,官员人人自危,是不是可以暂缓一二。”

不怪苏玉儿要这般说,父亲苏亶已经来了大明宫三四趟了。

起初也就是几十人的案子,这对苏亶来说自然要紧跟太子的步伐。

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很快就把这几十人拿下革职下狱。

大多数人都知道太子的想法,也明白这几十人肯定是拉不起来的。

是以也没什么求情,基本算就是放弃了。

按照正常进程,自然是太子安排一批亲信。

很多人都盯着空缺出来的位置。

毕竟这里头,五品官职都有七个,更别说其他官职。

李世民实行官员精简化,因此长安城内的官员并不多,人少,意味着权力增大。

在这一批官员下马后,要提拔新的官员。

李世民那边,世家那边,都拟出了新的名单,也给太子留了一部分名额。

算是基本上瓜分完毕了。

留给太子的名额几乎有一半,所有人看来,太子应该知足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太子根本就没有动手的意思。

反而又是一批新的卷宗,送到了苏亶那边。

又是数十人。

苏亶胆战心惊,但还是办下来了。

反正有充足的证据,不算是坏规矩。

可这不算完。

紧接着,又是数十人,再数十人。

人数达到了两百之巨。

这里的两百官员,只是算长安京城内的,还不算地方上。

加上地方官员,数目已经达到了五百。

不过因为地方距离的关系,很多官员自然不会这么快就被抓到长安来审讯。

证据是一方面,审讯也是要走流程的。

这一下子,苏亶就懵了。

整个长安,都因此变得动荡起来。

而之所以仅仅是两百官员,就让长安城动荡,这跟李世民的政治制度有很大关系。

隋朝因官员臃肿导致财政不堪重负,李世民即位时面临十羊九牧的困境,

也就是十个百姓需供养九个官员,为解决这一问题。

李世民采取了公廨钱制度,通过向富商征收特别财产税作为公廨钱,放贷生息以支付官员俸禄,减少财政直接支出。

例如,每个捉钱令史贷款五万钱,年息四万八千钱,既解决俸禄问题,又避免增加百姓赋税。

还有地方财政分担,军队开支由地方藩镇承担,中央仅保留少量禁军,进一步降低财政压力。

再就是缩减官员规模,贞观初开始,李世民通过精简将中央官员从2000余人裁至643人,全国官员总数约7000余人。

全国州县数量也大幅减少,形成小政府格局。

长安作为首都,集中了中央政府的核心官僚体系。

在京诸司职事官即为 643人,涵盖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核心机构。

这一规模体现了李世民对行政效率的极致追求,通过压缩冗余职位,确保政令高效执行。

也就是说,李承乾这一手,几乎干掉了长安城内官员的三分之一。

这让作为大理寺少卿的苏亶,人都麻了。

不知道要不要跟着太子干这么疯狂的事情。

面对太子妃的担忧,李承乾淡淡道:“无妨,证据确凿。”

“难道有罪不罚?”

李承乾端起茶盏轻抿,青瓷在案几上叩出清响:“玉儿,你可知为何父皇推行官制改革?”他指尖划过案头堆积如山的卷宗,“表面上是为了减轻民负,实则是将权力攥在自己手中。”

苏玉儿脸色微白:“可如此大动干戈,陛下岂会坐视不理?”

李承乾冷笑道:“他若真要保这些人,早就该出手了。”

“如今证据确凿,他若强行干预,反倒落个包庇罪臣的名声。”

苏玉儿迟疑道:“父亲那边,有些担忧。”

李承乾淡淡道:“你父亲若是聪明人,就该知道,比起那位精于算计的帝王,即将继位的储君才是他真正的靠山。”

苏玉儿突然意识到,那些看似寻常的罪证,实则是精心编排的杀局。太子每动一个官员,都是在斩断陛下的一分势力。

她下意识攥紧裙摆:“殿下,若是世家……”

李承乾无所谓的道:“这里是长安,世家要是叛乱,我可是高兴还来不及。”

对二凤这边,暂时不好下手。

毕竟真要到父子大战,整个大唐都要全部动荡起来,乃至于退回到五代十国的黑暗时期。

这一点,是李承乾不能接受的。

玄武门要走,但不能盲目的干,否则真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然而世家,但凡给李承乾半点由头,他就敢让苏定方带着神武军,直接杀过去。

来一个杀一个,来十个杀十个。

当初最早之际的打算,就是打完辽东后,就顺着河东河南,一路清查下来。

可惜后来二凤这块不给力,直接接了下来。

最新小说: 星际恶雌就算F级,也能成为万人迷 做乞丐也能超神 刚归来,亲族正被吃绝户 港综:从我爱黄金开始 废材师妹厨艺超绝,全宗门跪求她做饭 生完双胎怀三胎,说好的绝嗣呢? 阴湿男二攻略指南 修仙界路人女主 出狱后,我成了绝世强龙! 召诸神,踏万界,天命帝女逆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