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命人在城墙上喊了一天,结果马超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赵云就明白马超已经吸取教训了,不会再主动进攻了。
这就很可惜。
马超这里一共也就一万五千军队左右,因为马超的冲动出现了将近四千的死伤。
四千死伤对于一万五千军队来说已经很客观了,就算一部分伤兵能够恢复过来,马超身边能够上战场的士兵也不会超过一万三千人了。
但赵云还不想放弃,继续让人写条幅挂在城墙上,想尽一切办法激怒马超,但马超就是装糊涂,装看不到,弄得赵云也没办法。
这种激将法本来就不是必定成功,主要还是看人。
马超是冲动,但也架不住损失惨重之后被刘备一通操作给说服,完全无视了赵云的挑衅啊。
所以赵云只能作罢,继续等待机会,或者说等待陆川的命令。
陆川让赵云守阳平关,可不是单纯让他牵制一部分刘备的兵力,还有更大的任务。
南郑。
刘备用最快的速度返回南郑,因为张飞和赵云还在指挥攻城呢。
虽然刘备知道只要耐心等下去,南郑城里的粮草消耗干净,陆川要么突围,要么就死在这里,但刘备还是要保持一定强度的攻城,给陆川施加压力,让他不能这么轻松。
甚至法正还主动献计,让刘备每隔一两个时辰就发起一次进攻,进攻的强度不用太大,只要能把南郑城里的士兵调动起来就可以,然后快速退兵,回营休息,下一次换一支军队继续。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让陆川疲惫,不能放松,不敢放松。
一天两天或许没有效果,但如果能持续半个月,那陆川必然焦头烂额,南郑城里的士兵也难以坚持。
毕竟陆川这边只有一万七千军队,在高频次进攻的压力下,很难得到有效的休息。
至少法正是这么想的。
但实际上呢?
陆川根本就不在乎,因为一万一千禁卫军已经足够承担守城任务了,而且还能轮流休息。
如果禁卫军累了,还可以让铁甲云骑上去顶替两天,根本不存在士兵无法休息的情况。
只能说法正还是不了解铁甲云骑和禁卫军的军事素质,根本不是这种简单的疲兵之计能够打垮的。
但陆川也不能把禁卫军和铁甲云骑的强大完全表现出来,那样会打击刘备和法正的积极性,所以陆川还是下令,让城墙的禁卫军在站岗的时候偶尔做出靠城墙休息,甚至是迷迷糊糊睡觉的动作,以此来迷惑刘备和法正。
既然他们用出了疲兵之计,那就得让他们觉得这个计策有效,这样才能为陆川主动退出南郑做好铺垫。
要是禁卫军和铁甲云骑的强大全都体现出来了,刘备发现他们不管用什么计策都无法攻破南郑,那他就不会再主动进攻了。
刘备不主动进攻,陆川怎么消耗他的实力?
所以陆川肯定要做出一些回应的。
而这个回应很快就被刘备和法正接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