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意思。】
面对这种情景,陈向北并没有惊讶或者愤怒。
一位有着争夺历史前三僚机资格,还拿到过世界亚军的顶级车手,如果连最基本的学习跟模仿走线都做不到,那还是别开什么F1赛车了,回老家墨西哥开出租车吧。
望着后视镜里面逐渐靠近的佩雷兹,陈向北脚下的油门力道越来越重,车速已经超过了280km/h。
可问题是前面为灵岩赛道的T4、T5组合弯,这里依然属于前半段类似于街道赛的低速路段,根本就无法承受如此高的过弯速度。
但陈向北却不能减速!
因为佩雷兹学习的不仅仅是过弯走线,还有他的操控习惯跟刹车点位置,按照赛道模拟器的常规开法,必然会被抓住机会进行超车。
没得选择,陈向北只能用更为极端跟非常规的防守走线!
“奥德托领队,向北君这动作是打算全力防守佩雷兹了,最终结果恐怕会两败俱伤。”
泽野弘树看着赛车传回来的数据,面色担忧的诉说了一句。
他虽然是陈向北的比赛工程师,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但站在理性的角度应该讲究一个双赢,而不是现在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强硬防守。
陈向北跟佩雷兹两人都是一停战术,过度消耗轮胎都会导致战术策略紊乱,以及直接多出来一个进站窗口期的时间。
严重的话,说不定还会发生双车事故!
要知道诸如此类场景在F1屡见不鲜,塞纳跟普罗斯特互撞,哈基宁跟库特哈德之间冲突的远古故事就不用多说了。
后世16赛季梅奔车队汉密尔顿跟罗斯伯格,两人就直接把队内矛盾公开化,一个凶狠抢线超车,一个强硬关门不让,直接导致两辆赛车全部撞毁。
并且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还贡献出一个名场面,那便是他们纷纷朝着汉密尔顿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动作当然不是称赞,某种意义上更多是讽刺,气的汉密尔顿当场把方向盘拆了扔出去。
18赛季红牛车队里卡多跟维斯塔潘之间,更是贡献出一场车队内斗的技术巅峰。
那一年的里卡多正处于续约合同的关键期,迫切需要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才能继续得到红牛车队正式车手的身份。
于是乎两辆红牛赛车,直接在赛道上演了一场你追我赶的缠斗大戏,互不相让各种极限反超,简直比跟围场内的对手竞争还要激烈。
两人就这么硬生生斗了数十圈,无视红牛车队数道指令,最终在四十圈里卡多以340km/h夸张时速,长直道追尾了维斯塔潘完成双杀,携手退赛……
对于一直迫切需要成绩跟曝光度的新车队而言,斗到最后双车退赛的结果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况且佩雷兹跟特鲁利还不同,他也正处于年轻气盛的阶段,撞起车来恐怕会更加的凶猛严重。
HRT从揭幕战开始站站修车,再来个双车携手退赛,先不说什么钱不钱的问题,备用修车零件恐怕下一站都凑不齐!
“让他们斗。”
奥德托冷漠的回了一句,完全出乎泽野弘树的意料。
“让他们斗?”
“奥德托领队,为什么?”
泽野弘树当即反问道。
这种回答根本就不是奥德托的风格!
果然奥德托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目光看向了布里亚托利。
两人在理念跟性格上面极其不对付,却又在关键时刻有着一种莫名的默契。
布里亚托利知道奥德托想要说什么。
“泽野,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两位年轻车手没有分出胜负高下之前,你是无法阻止他们内斗的。”
“解决内斗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你们彻彻底底的斗一次,败者愿赌服输!”
确实F1历史上面,无论哪一支车队都无法解决年轻车手内斗的事端。
除非一方向另一方彻底的“臣服”。
比如巴里切罗之于舒马赫,博塔斯之于汉密尔顿。
这就是为什么,早在赛季之初布里亚托利,就放任乃至于鼓励特鲁利跟陈向北跑一场。
能在测试阶段解决的问题,最好就不要放在正式比赛阶段。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就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
就如同陈向北选择接近全油门的高速过弯那样。
极限的速度,对于车手跟赛车的压力都极大,特别是陈向北在起步阶段就已经失控冲出去赛道过一次。
但他依然没有松开油门,F1始终是个勇敢者的游戏,不管是战胜对手还是队友,很多时候都需要拿出亡命一搏的气势,不能给自己留太多的退路。
“OH MY GOD,灵岩赛道T4跟T5组合弯车手北居然没有减速,要知道他之前就冲出赛道差点引发严重事故,就算没有留下什么心理阴影,也不至于再度玩命吧。”
“更为离谱的是跟在后面的佩雷兹,他选择了跟北同样的过弯速度,难道说今天两位HRT车手都疯了吗?”
解说雷德看到这种情形都有些震惊了,内斗这种东西确实无法避免,却可以选择时机。
今天无论是陈向北还是佩雷兹,都远远没有竞争车手席位的“生死存亡”时刻,要不要这么拼啊?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唯有两位HRT车手明白。
这是一场决定心理优势的战斗!
F1队内能明确“臣服”地位的车队终究是少数,绝大多数车队的两位车手实力往往就是在伯仲之间,这种情况下想要区分一二号车手就更加困难。
既然车技上面无法让对方臣服,那就只能在心理上面让一方退却。
狭路相逢勇者胜,更拼更狠的那一位,往往就能获得更多的队内资源。
就如同07年迈凯轮阿隆索跟汉密尔顿之间的内斗,谁都想不到最终败走离队的会是两冠王阿隆索,他居然没斗赢一个新秀赛季的黑人车手。
初出茅庐的汉密尔顿车技比巅峰期阿隆索强吗?
估计汉密尔顿自己都不敢承认。
他能赢一方面是车队拉偏架,另外一方面则是他胜负欲相比较阿隆索更强烈。
就是这种豁出去的心态,让他成为迈凯轮内斗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