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柴郡的痛呼响起,紧接着是金属坠地的声音。
“这个杯子怎么这么烫,里面明明都没有咖啡!”
看到舰娘气呼呼的指责唐文顿时明白是微波的效应,理论上军舰指挥室是个天然的厚重电子屏障可以滤掉大部分,但“洪水”的大力出奇迹下还是漏掉了足以致死的一小部分,要是他真人在里面绝对不好受。
国内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吗?
但这个想法很快被他打消,唐文严重怀疑国内是想趁机测试一下汉斯超人的耐热性。
“不对!”
唐文忽然想到了什么,如果连重重保护下的舰桥内杯子都被加热到这种程度,那“洪水”本身积热有多夸张?
现在安装上去的“洪水”还不是系统造物,可没有那种逆天的稳定性!
或许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测,下一秒普鲁士号的舯部甲板忽然爆开,原本干扰系统中流动的红色冷却液蒸汽在高压下疯狂向外喷发。
辉光显示器上的代码开始不断闪烁切换:
【EEE】(超温过载!)
【E20】(天线故障!)
【E55】(散热功率低!)
【E88】(控制系统离线!)
【EEE】(系统离线,无法使用!)
一百吨的干扰系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冷却液,在普鲁士号侧舷形成了壮观的红色喷雾,但紧接着普鲁士号上的火警铃声也响了起来。
“毁灭吧,这套系统的散热能力肯定超标了。”
唐文倒是没有太过意外,立刻下达自沉指令,毕竟他昨天又拿到了一套“洪水”,依然能够仿制。
完成实验任务的普鲁士号打开了通海阀,下一刻就重新出现在南太的港口。
唐文立刻开始仿制剩下的一套“洪水”。
【仿制:“洪水”广频高功率监视雷达(?)】
【经验:35000】
很好,是纯正的60年代前技术,不过判定居然是雷达?
当然这么说也没错,四面巨大的射频天线也能接收反射回波,这是洪水的次要功能。
【获得特殊消耗品:‘洪水’广频高功率监视雷达】
【使用消耗品时,对1000公里范围内常规目标具备弱定位能力,仅能定位大致方向以及大致距离,随距离减小而缩小误差,并具有一定干扰能力
作用时间600秒,冷却时间90分钟】
【注意:此消耗品仅可安装在战列舰/航母使用,启用时会占据动力组可能导致航速下降】
【注意:此消耗品拆下扣除500金币】
对鹰宝具,GET。
“就是不知道这时候头顶有没有卫星啊。”
唐文抬头看向天空,此时国际空间站才发射了2个节点,也没什么网站能算出轨迹,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吧?
……
然而事实上普鲁士号造成的干扰已经让全世界都动了起来。
南太平洋荒芜是因为人迹罕至,但各种低轨卫星却经过经过该地区。
因为低轨卫星的运动轨迹并不是都围绕着赤道,特别是有些极轨卫星也会经过南太平洋上空。
并且由于电磁发散,应该说在普鲁士号开启干扰的十分钟里,大半个太平洋上空经过的低轨卫星、甚至数颗同步卫星都发现了异常。
在电磁的世界中普鲁士号一开机就用狂暴的电磁脉冲将整个公频都搅得一团糟,尤其是200到500公里轨道。
洪水峰值110兆瓦的功率只维持了一秒,在大气衰减和电磁波散射后太空里的实际干扰功率也就500多千瓦,还做不到烧毁卫星。
但附近区域低轨卫星的通信却是齐齐被切断,后续的30兆瓦功率影响就不那么显著,主要针对300公里高度以下的近地轨卫星。
在这十分钟里,一共有超过20颗卫星受到影响,并且有超过6颗低轨侦查卫星通信被切断,其中3颗属于帝国。
各国一边手忙脚乱地试图恢复失联卫星,同时也通过同步卫星侦测到了南太平洋无人区那个亮瞎眼的强烈干扰源。
国内的一颗卫星也受到影响,稍微一分析就知道是“洪水”在发力,心里一边夸赞失落帝国挑了个好地方,另一边祈祷他们最好做足了防护措施,或者真的是汉斯超人。
至少根据初步探查到的强度评估,国内很容易算出来“洪水”的释放功率达到了设计目标,和之前预想的差不太多。
电科14所主导“洪水”研究的秦光立即被接到命令进京,“全频道干扰”思想的首次实践成果还是引起了军队的兴趣,既然真的能干扰低轨卫星,那“洪水”或许就有继续研究下去的价值。
给盖金的“洪水”费电不可靠是因为大量使用电子管,国内自己用肯定是各种芯片IGBT堆上去,体积和耗电量都能得到显著减少。
之前军队不确定实际效果,现在正好有了深入研究的理由。
只是,帝国想的似乎却不太一样。
……
棱角大楼在干扰结束后30分钟才恢复了所有断联卫星的联系。
信号的重新链接让很多人暗自松口气,因为当时正好有一颗卫星在自动调整轨道,要是没联系上不知道飘哪去就损失巨大,低轨飞行的卫星都是又大又沉的高级货。
随之而来的问题自然是找出肇事者,在南太平洋那个位置发出那样的波段,显然不是什么自然现象。
棱角大楼一边想办法侦查那片无人之地,另一边紧急召集一堆专家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电磁武器自然是最先被想到的方向,但格罗斯教授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电磁风暴是人为的,也可能是自然的。”
格罗斯没有当谜语人,闯入参联会发现后马上解开了谜底:
“虫洞,虫洞在开启时会伴生极其强烈的电磁现象。如此紊乱、高功率、大范围的混乱电磁现象很像是虫洞出现的征兆。
如果失落帝国真的掌握了自然虫洞,这无疑是一条很有价值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