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贴趁热打铁道:“国主,事不宜迟,我们应当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占城拜见大明的大将军王和皇太孙,表明内附之意。如今朱高炽和朱雄英正在占城巡查,若是能得到他们的首肯,此事便成功了大半。”
阇耶跋摩八世点头:“说得对。使者必须选可靠之人,还要备上厚礼,以表我真腊的诚意。”
“臣举荐礼部尚书摩柯!”桑坤说道,“摩柯大人精通汉语,曾三次出使大明,与大明官员相识,由他出使最为合适。”
“臣愿往!”摩柯立刻出列,躬身行礼,“臣定不辱使命,务必请大明大将军王和皇太孙应允真腊内附!”
阇耶跋摩八世看着摩柯,满意地点头:“好,便由你出使。礼物方面,除了真腊的象牙、犀角,再备上一百匹上好的吴哥丝绸,还有去年刚收获的千斤香米,务必让大明知道我真腊的诚意。”
“臣遵旨!”摩柯应道。
接下来的几日,吴哥城一片忙碌。
摩柯挑选了二十名精干的随从,又让人将礼物仔细打包,装了满满五辆马车。
出发前夜,阇耶跋摩八世亲自为摩柯践行,将一枚刻有真腊王室印记的金印交到他手中:“此印为真腊国玺的副印,你带上它,向大明大将军王和皇太孙表明,这是真腊举国上下的心意,绝非本王一人之愿。”
摩柯双手接过金印,重重磕头:“国主放心,臣若不能促成内附之事,便不回真腊!”
第二日清晨,摩柯率领使团,从吴哥城出发,一路向西北而行,前往占城。此时的占城,正是初夏时节,稻田里的秧苗绿油油的,水渠里的水潺潺流淌,路上不时能看到穿着棉布衣裳的百姓,或是背着书包去学堂的孩童。
使团的随从看着这景象,忍不住感叹:“若是我们真腊也能这般,就好了。”
摩柯闻言,回头看了一眼,说道:“放心吧,用不了多久,真腊的百姓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说这话的时候,摩柯眼中满是憧憬之色。
就连自家国主都愿意舍弃王位,为了百姓子民能挣脱困苦,他们这些臣子又有何不敢为?
他想起出发前,吴哥城百姓听闻使团要去占城求内附,自发围在宫门外,捧着自家仅有的半袋米、几张干菜饼,塞给随从:“大人,务必让大明应下啊!”
有个老妪拉着他的衣袖哭,说儿子前年为凑暹罗的贡物,去深山采香木坠崖了,只求往后孙儿能吃上饱饭、识几个字。
这些画面刻在摩柯心里,此刻看着占城田埂上嬉笑的孩童、扛着锄头哼歌的农夫,更觉肩上的担子重如泰山,却也暖如朝阳。
国主舍弃王位不是输,是为百姓博一个活法;群臣放下爵位不是屈,是盼家国换一副模样。
他望着占城学堂飘出的朗朗书声,攥紧了怀中的金印——这一趟,便是拼上性命,也要让真腊的百姓,早日过上这般有饭吃、有书读的安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