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澈指着沙盘上那个被他点出的港湾位置。
“张叙,你立刻准备一支远征舰队。”
“等时机成熟,便沿着海岸线南下,给我在这个港口,建立起一座永固的军事要塞!”
“这座未来的城市,将是我们插入大西洋的桥头堡,是我们扼住法西斯人咽喉的匕首!它也将是我们华夏子民,在这片大陆东岸,建立的第一座伟大城市!”
江澈看着沙盘上那个点,“就叫它——新金陵!”
新金陵!
金陵,乃大明核心,虽说现在大明已经名存实亡,但的的确确的是华夏文明的核心象征之一。
张叙深深一揖,心里也是明白了江澈的深意。
江澈这是要开始培养底蕴了。
“属下这就去办!纵然粉身碎骨,也必为王爷,将这幅蓝图变为现实!”
江澈点了点头,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座沙盘。
夜色如墨,新华城的王府书房内却依旧灯火通明。
江澈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长久地凝视着那片被他命名为南疆牧场和新金陵的广阔区域。
蓝图已经绘就,战略已经清晰。
但一个最根本,也最棘手的问题,横亘在他的面前。
人才。
一个帝国的崛起,绝不仅仅是钢铁与军队的堆砌。
它需要无数的管理者、书记官、法官、税务官、工程师、教师甚至还有许多位置。
他们是帝国的血肉,是连接中枢与四肢的神经网络。
而此刻江澈手中的人才捉襟见肘,要是从北平调拨,那绝对是不行的。
自己儿子现在那边已经开始自行布局,让于青,周悍二人皆是中流砥柱。
于青,在政要上帮忙,而周悍,则是战场上出力。
至于他们下面的人,江澈就是想要,可就算那些人来了也是两眼一抹黑。
“王爷,夜深了,该歇息了。”
郑海端着一份刚刚整理好的户籍简报,轻步走了进来。
他看着江澈紧锁的眉头,低声劝道。
“不急。”
江澈没有回头,手指在沙盘上那代表新金陵的点上轻轻敲击着。
“郑海,我问你,如果要将新金陵建成一座媲美兴田港的大城,需要多少各类官吏、工匠和管理人才?”
郑海心中默算了一下,脸色变得有些凝重:“王爷,若从零开始,单是前期的规划、勘探、营造,就需要一支至少百人,待到城市初具规模,移民涌入,要维持其运转,从户籍、税务、律法到治安、教育,所需的官吏数量,恐怕不下五百人。”
“这还不算那些懂得格物、算学之道的专业人才。”
“五百人……”
江澈轻声重复着这个数字,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一个新金陵,便要抽空我们大半个政务府。”
“若再加上南疆牧场的开拓,还有未来那条横贯大陆的天路,我们的人,从哪里来?”
郑海沉默了。
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华夏远在万里之外,不可能再有大规模的成熟官员补充。
而他们现有的体系,已经是在超负荷运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