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悄然流逝。孩子们逐渐长大,各自拥有了精彩的人生。
长子司徒瑾明:明镜高悬,刑狱青天
司徒瑾明完美继承了其父的刚毅与睿智,却并未选择戎马生涯,而是对律法刑名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二十岁入大理寺为评事,从底层做起。
一次,都城发生一桩离奇命案,富商张百万深夜死于书房,现场门窗紧锁,财物无损,看似自戕,却疑点重重。
前任官员草草结案,家属含冤莫白。
司徒瑾明调任后重新审理,他并未急于下定论,而是带着仵作反复勘验现场。
“母亲曾言,尸体会说话。”他在书房内,指着地面一处极淡的、不同于书房熏香的奇异香气残留,对副手冷静分析。
“此香名‘梦陀罗’,产自南疆,有致幻之效。张百万并非自尽,而是被人用此香迷晕后,伪造现场。”
他顺藤摸瓜,顶着压力,甚至不惜与某些权贵背景的嫌疑人正面交锋。
最终,他设计引蛇出洞,让真正的凶手——张百万那位看似懦弱、实则觊觎家产已久的侄子在公堂上原形毕露。
案件水落石出,冤情得雪,都城震动。
庆功宴上,司徒瑾明回到安王府,与父母对饮。司徒睿看着儿子,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明儿,此案你处理得极好,不枉费你多年钻研律法,体察民情。”
陆晚缇则为儿子布菜,柔声道:“明儿,丈量世间公道,娘很欣慰。只是……刚极易折,也要懂得保全自己。”
司徒瑾明恭敬回道:“父亲教诲,孩儿铭记。母亲放心,儿子心中有尺,行事有度,既不会辜负这身官袍,也不会让小人钻了空子。”
他最终凭借累累功绩与刚正不阿的声名,官至大理寺卿,成为百姓口中能断阴阳、明察秋毫的“司徒青天”。
次子司徒瑾安:仁心仁术,誉满天下
司徒瑾安则走上了与兄长截然不同的道路。他自幼便泡在药王谷,跟在师祖墨千尘和母亲陆晚缇身边,对医药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与热忱。
年仅十八,他便开始游历天下,足迹遍布北狄乃至周边列国。
某年,江南爆发时疫,病情凶猛,当地大夫束手无策。司徒瑾安恰在附近,闻讯后立即前往。
他不顾被传染的风险,深入疫区,仔细研究病症,发现此次时疫与古籍记载略有不同,需调整药方。
他日夜不休,亲自熬药、施针,甚至将母亲给他的保命丹药融于大锅药中,分给重症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