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人已中年,这个医生才出道 > 第124章 数据测评,远远超出!

第124章 数据测评,远远超出!(1 / 2)

【2mm裂隙抗张强度:Lu法:141.1±4.2;N;Tong法:119.40±6.31N;Tajima法:118.90±9.32N;改良Tang法:105.30±2.31 N;改良津下法;57.6±7.4 N;改良kessler法:46.1±2.3N】

【断裂抗张强度:Lu法:207.3±11.2;N;Tong法:176.40±3.41N;Tajima法:182.21±6.24N;改良Tang法:157.29±5.29 N;改良津下法;132.02±3.62 N;改良kessler法:69.1±7.73N】

【肌腱韧度:Lu法:18.32±3.11N/mm,Tong法:14.12±2.34N/mm;Tajima法:14.23±1.59N/mm;改良Tang法:12.58±1.41 N/mm;改良津下法:9.1±2.3 N/mm,改良kessler法:10.1±3.73N】

看完了统计学数据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久久难以平息。

改良Tang当初比津下缝合法优了一些,但那是在蛮荒时期,现在的肌腱缝合技法,已经是百花齐放时代。

众所周知,重大进步的最难点在于两个时期,第一个是开放时期,第二个就在于百花齐放的成熟期。

其中,技术成熟期的再次重大突破比开荒的难度更大。

各种技术都已经被搞烂了,还要在搞烂掉的方向里再有重大突破,几乎不可能,除非是基础研究得以突破。

但似乎,陆成一个毛头小子,在这样的年纪,就打破了这样的墨守成规。

梁国成看向自己的博士:“把以前的缝合技法详细数据列给我。我没记错的话,小陆操作出来的数据,不比原始数据差。”

“师父,等我去整理一下!~”博士也没有啊。

团队里基本不搞肌腱缝合技法的研发,搞的是神经缝合。

肌腱缝合技法固然要学,但学习的学习路径,练习方法,而不是对比着基本的数据进行一一对比练习。

达标了,能用就行。

不研发,当然不会特别深入地去了解了。

陆成虽然知道大概范围,也记忆不住具体的数字,这种数据没那么重要,就没必要浪费神经突触去记忆了。

当然,陆成也仔细看过了各种数据后,才走到了钟军云教授的面前,轻笑着回道:“老师,好像这些数据,比原始数据都更好。”

“我没有故意践踏其他缝合技法的意思。”

说完,陆成又谨慎道:“其实这种缝合数据里,改良津下缝合法以上,都是可以用的。也都好用的,只要熟练度够了,都能有不错的预后。”

“不过以前的话,屈肌腱和伸肌腱的缝合,区分度太多,如果为了操作方便和适用性。”

“学一个就能应付全部是更节省时间的。”陆成如此解释。

陆成并没有标杆自己取得了多大的突破,其实并不算多,但是可以节省后来入门者的技法学习时间。

他们同样可以去学改良Tang法,学习津下缝合法,也可以学习田岛缝合法。

但需要多学一点,而自己研发的缝合技法,适用于大部分的屈伸肌腱,一个就够用了,这才是陆成认为的技法存在的关键。

钟军云倒是很满意陆成此刻的心态,并未就此骄纵,反而是非常清晰地意识到了此次技法改良的真正用意。

钟军云背着手,侃侃而谈:“一个疾病的治疗,从无到有,是重大突破。是开创性的。”

“但开创并非是终点,就比如说骨折吧,手法复位、正骨术是人类对于骨折病种的最早探索。”

“一部分骨折患者能用,但有一部分患者就不适用,于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便有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由此,便才将骨折的方案彻底定下来,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可在此之后,对于内固定装置的优化和改良,又变得多样起来。”

“随着时间的发展,每一个病种的治疗,都会多样化,直至彻底归一……”

一种病的治疗方案之所以多,就是治疗的效果不确切,所以才百花争放,如果一种技术可以一统所有的话,那就会减少学习的时间,而且还会很好用。

最新小说: 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诡异降临,八旬老太上交副本封神 彪悍人生! 喀什的云朵 我在八零当后妈! 你另娶,我另嫁,高冷谢总疯什么?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暑假家访,女儿毒宠吓坏全网! 重生80:林海雪原我平趟 财神奶团驾到,我靠开挂当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