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捍卫地球家园 > 第79章:两人谈文学

第79章:两人谈文学(2 / 2)

“因为我感觉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文字在她的笔下,被赋予了真正的生命,她那些文字,你读后,会刻骨铭心,能钻进你的骨髓里去。”

“我没读过她的作品。”

“应该读读她的作品,每一个喜欢张爱玲的人,都会对她的书喜爱有加。阅读她的作品,能给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感也只有从她的作品里才能得到,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读别的作家的书你或许能升华思想,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只有读张爱玲的书你才能感觉到快乐。”

“那我应该找她的书读一读。”

“应该好好读一读。”

“她的哪一部作品好呢?”

“我特别喜欢《十八春》,即便故事带着几分悲剧色彩,读起来却仍能让人感受到一丝暖意与愉悦。”她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张爱玲的文字满是烟火气,可这份世俗却被她雕琢得极为精致,放眼文坛,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做到这般的人。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生活乐趣的捕捉与描绘,实在是精妙到了极致!她的才华,就在于能发现生活里藏着的趣味,再用笔把它写出来分享给大家,让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张爱玲最出名的作品集叫《传奇》,其实用‘传奇’二字来概括她的一生,再合适不过。她出身显赫世家,可惜到她这一代,家族的荣光已走到尽头。童年的她过得并不幸福,父母早早离婚,父亲甚至曾放话要杀她。后来她逃离父亲家投奔母亲,可没过多久,母亲就远赴英国。她原本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只能转去香港大学就读。眼看就要毕业,香港又遭遇沦陷,她没办法,只好回到上海。而她与胡兰成的婚姻,更是她人生中一场巨大的不幸。张爱玲的性格里藏着太多矛盾:她既擅长把艺术融入生活,又能将生活过成艺术,是个懂得享受的人,可同时,她对生活又有着极强的悲剧感知。她是名门小姐,却骄傲地说自己是靠双手谋生的普通市民;她心怀悲悯,总能看透普通人‘可笑’行为背后的‘可怜’处境,可现实生活中的她,却显得有些冷漠疏离;她明明深谙人情世故,待人接物和穿衣风格却向来随心所欲,坚持自我。她在文章里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亲切,却始终与读者保持着距离,从不让外人窥探到她的内心世界。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她就声名鹊起,红极一时,可几十年后在美国,她却选择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难怪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能同时承受万众瞩目的热闹与无人问津的孤独。现代女作家中,有人以机智聪慧见长,有人靠抒发情感打动读者,但能把才华与情感完美融合,在作品里既能深入其中,又能保持清醒超脱的,除了张爱玲,再无第二人。她既写纯文学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作品让文学界行家赞不绝口,《十八春》则让普通读者爱不释手。像这样既能在纯文学领域立足,又能受大众读者喜爱,兼顾雅与俗的作家,世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她接受的是西方学堂的教育,却对中国传统小说情有独钟,创作时还主动学习《红楼梦》《金瓶梅》的写作风格。在新文学作家里,走这条路的人,少之又少……”

见争华在认真地听她侃侃而谈,她忙把话打住:“让你见笑了。”

“没有,你的滔滔不绝让我听入迷了,你讲的很好,看来你对张爱玲的作品很有研究,而且情有独钟。我一定找她的作品好好读读。”

“应该好好读读。”

这时艳红腰系围裙从厨房来到客厅,用欣赏的目光看了两人一眼说:“你俩谈的可够投机的啊,我在厨房都听到了。”

“主要是听刘锋老师在谈张爱玲,我都听入迷啦。”

“你俩是继续谈,待会再吃饭呢?还是边吃边谈?”艳红笑着征求两人意见。

“当然是边吃边谈啦,我都饿坏啦。”刘锋站起身来说。

“那咱们就在茶几上吃吧?”

刘锋忙说:“在茶几上吃就行。”

说完,她跟着艳红进厨房端菜去了。

争华也站了起来。

刘锋端了两个菜放到茶几上对争华说:“你别动,坐着,你是艳红的客人。我可是这里的常客,刚才艳红姐到我办公室说了一声,我就不客气地来了。我艳红姐可好啦,全校男女教师数她的人缘好。”

月老师从厨房出来冲她抗议:“如此说来,我的人缘就不好啦?”

“当然不好啦。最起码不如我的人缘好。”刘锋笑着说。

“我的人缘不好,你艳红姐却非要嫁给我不可。”月老师一脸得意。

“臭美!谁不知道你对艳红姐穷追不舍的,你光给艳红姐写的情书,够出本长篇小说了吧?”刘峰笑着讽刺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叫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月老师又一脸得意。

趁着上菜的功夫,争华走进了“得闲居”,去翻看书架上的那些书。

“得闲居”的两面墙共摆了四个大书架,四个大书架都摆满了各种书籍,足有好几千册。

看着月老师的这些丰富的藏书,争华非常羡慕。他就喜欢这样的氛围,在书籍的包围下,人会有一种安全感,一种愉悦感,一种慰藉感。他永远忘不了,他跟方琼丽逛县城新华书店时,她在书店里表现的那种幸福和快乐,以及她跟他说的那番话……

所以,开个书店,坐拥书城,始终是他的一个美好梦想。

最新小说: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捍卫地球家园 我百战成诗,从湘江血战到上甘岭 当兵:从被国科大特招入学开始!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顶替我高考状元?我扛匾跪军区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