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九十六章 张籍:明代人编的“风流八卦

第九十六章 张籍:明代人编的“风流八卦(1 / 2)

明代有个叫张岱的文人,特爱收集奇闻异事,他写了本《夜航船》,里面记了件让后人吵了几百年的事:中唐诗人张籍,是个“花痴”,为了一株开得比盆还大的山茶花,居然把自己的爱姬给换出去了,还落了个“花淫”的名声。

这话听着够刺激,像极了现在的八卦头条——“著名诗人为养花,竟弃妻子”,多有话题性。可要是真翻遍张籍的日子,就会发现: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编的,连半个字都不靠谱。

先聊聊这桩“风流轶事”:明代人笔下的“张籍换花”有多夸张?

张岱在《夜航船》里写得有鼻子有眼:“张籍性耽花卉,尝得一山茶,花大如盎,爱之甚。有某翁欲得之,籍不得已,以爱姬易之。人谓之‘花淫’。”

翻译过来就是:张籍特别痴迷花,有次得了棵山茶花,花开得比大瓦盆还大,他宝贝得不行。有个老头也想要这花,软磨硬泡,张籍没办法,就用自己的爱姬跟人换了。后来人家都叫他“花淫”,说他为了花连美人都不要。

这故事要是放在唐伯虎、柳永身上,说不定还有人信——毕竟唐伯虎有“三笑点秋香”的传说,柳永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看着就像会干出“风流事”的人。可放在张籍身上,就像给鲁智深穿裙子,怎么看怎么别扭。

为啥?因为张籍这辈子,跟“风流”“有钱养姬”这俩词,就没沾过边。

拆穿“换花”谎言:先算笔钱账,再看他人品

这事儿靠不靠谱,不用翻多厚的史书,就俩问题:张籍有钱养“爱姬”吗?他是会为了花卖人的人吗?答案全是否定的。

先算钱:“穷瞎张太祝”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养姬?

张籍这辈子,穷得叮当响是出了名的。他最惨的时候,当了十年“太常寺太祝”——从九品的小官,俸禄少得可怜,少到什么程度?《新唐书》里直接写他“久官不迁,家贫,眼疾几失明”,后来人送外号“穷瞎张太祝”。

掰扯掰扯唐代从九品官的俸禄。按《通典》记载,唐代从九品文官,每年的俸禄是“禄米五石”,还有点“月料钱”(零花钱),加起来够不够养活自己?悬。那会儿长安的房租不便宜,张籍租的是漏风漏雨的破屋,冬天连炭火都舍不得烧,得靠捡枯枝取暖;吃饭更是顿顿稀粥配冷馍,有次韩愈去看他,发现他家里连菜都没有,只有一坛咸菜。

他都快饿死了,哪来的钱养“爱姬”?古代的“姬”可不是现在的女朋友,得管吃管住,还得给置衣服首饰,稍微有点身份的姬,身边还得有丫鬟伺候——这笔开销,对“穷瞎张太祝”来说,跟登天一样难。

有人说“说不定是后来当官有钱了?”张籍五十岁后才慢慢升了官,当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的时候,日子是好过了点,但他一辈子节俭惯了,当了大官还是住小破屋,没买过田,没置过产业,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做。韩愈劝他“该享受享受”,他回了句“家贫无易事,身病足闲时”,意思是我穷惯了,还是省着点好。这么个抠门的人,会为了一株花,花大价钱养姬,再把姬换掉?根本不可能。

再看人品:痴迷杜诗到“烧稿拌蜜吃”,他眼里只有诗,没有风流

张籍这辈子,心里只有两件事:写诗,学杜甫。他痴迷杜诗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把杜甫的诗稿抄下来,贴满屋子,吃饭看、睡觉看,后来觉得还不够,居然把诗稿烧了拌蜂蜜吃,说“吃了杜甫的诗,就能写出一样的好诗”。

一个能把诗当“饭”吃的人,会把“爱姬”当“花的交换品”吗?他的诗里,写的全是老百姓的苦、对朋友的真、对朝廷的忠,从来没提过什么“风流韵事”。他跟王建是十年同窗,俩人穷得一起啃冷馍,后来王建当官了,想帮他找关系,他说“不用,我靠自己”;韩愈是他的恩人,想拉他一起踏春喝酒,他说“我身子不好,还是在家写诗吧”。

这么一个眼里有诗、连应酬都懒得去的人,怎么会变成“花淫”?这就像说李白不爱喝酒、陶渊明不爱菊花一样,完全违背了他的性格。

最后看史料:唐代没人提,明代冒出来,这事儿能信?

最关键的一点:“美姬换花”这事儿,唐代的史料里连半个字都没有。

张籍是中唐人,跟他同时代的人,比如韩愈、白居易、王建,都写过关于他的诗或文章,没一个提过“换花”的事;宋代编的《新唐书》《旧唐书》,专门给张籍立了传,也没提这茬;甚至到了元代,也没人说过这事儿。

直到明代,张岱写《夜航船》,这事儿才冒出来。《夜航船》是什么书?是张岱收集的“夜航船里聊天的谈资”,里面有正史、有传说、有谣言,还有神话,根本不是正经的史书。张岱都说“此书皆载天下怪异之事,非史家之实录”——意思是我写的这些,就是为了让大家聊天解闷,别当真。

一件发生在唐代的事,隔了几百年,被明代人“挖”出来,还写得有鼻子有眼,这不是编的是什么?就像现在有人说“李白其实是个程序员”,你信吗?

为啥会有这个谣言?明代人“脑补”出来的“文人雅趣”

那明代人为啥要给张籍编这么个故事?其实是为了“凑人设”——在古代文人眼里,“爱花”是雅事,“风流”是趣闻,把这俩凑在一个诗人身上,显得更有“故事感”。

明代中后期,文人圈特别流行“雅趣”文化,比如赏梅、养兰、品茶、玩古董,觉得这样才够“文人范儿”。张籍本来就写过几首跟花有关的诗,比如《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二首》,写的是唐昌观的玉蕊花,挺有名的。

有人就琢磨:“张籍爱花,要是能让他‘为爱花做点出格的事’,比如换姬,那不就更雅了吗?”于是就开始编故事,越编越细,从“换花”编到“花大如盎”,再编到“人谓之花淫”,最后被张岱写进《夜航船》,成了“正史”。

其实这种“脑补”在历史上很常见。比如苏轼,本来是个吃货,喜欢做东坡肉,后来被人编出“苏轼发明东坡饼”“苏轼为了吃荔枝,不顾仕途”的故事;再比如李清照,本来是个才女,后来被人编出“李清照赌钱成性”“李清照改嫁后又离婚”的谣言——都是为了让人物更“有料”,更好传播。

这些编出来的故事,往往会盖过真实的人物。就像现在提到张籍,有人第一反应是“哦,就是那个用姬换花的诗人”,却忘了他是写“洛阳城里见秋风”的诗人,是为了老百姓写《野老歌》的诗人,是拒绝藩镇拉拢的“硬骨头”诗人。这对张籍来说,太不公平了。

张籍的真实情感:没有风流韵事,有藏在诗里的温柔

张籍的感情生活,其实特别平淡——没有三妻四妾,没有风流韵事,只有对家人的牵挂、对理想爱情的想象,全藏在他的诗里,朴素又真诚。

最新小说: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转生蚊子,吸哭的校花是女帝重生 八零娇女带娃随军,冷面硬汉哄不停 万道龙墟 赌夫为我杀害原配,我带娃逃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江湖旧梦,剑影梅香 红楼之胜天半子 继承人小姐对我不太友善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