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薛佳兵走后,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
黄柏涛和往常一样,每周有两天都会住在军营里,方便他晚上查哨。
这天晚上,十一点左右时,黄柏涛带着一个班的警卫,骑着马离开了军营,去查哨了。
黄柏涛每次查哨,并不是把所有哨卡查一遍。
而是,随机对陕县保安团的各个哨卡进行抽查。
不过,陕县通往潼关和通往南、北各县及洛阳的这几个重要哨卡,是他每次查哨必查的。
因为薛佳兵来招降的事,黄柏涛特别将陕县通往潼关的哨卡,放在了查哨的最后。
凌晨00:12分,黄柏涛和警卫们骑着马,来到陕县通往潼关的哨卡。
听到,后背方向传来轻微的马蹄声和“唏律律”的马声后,哨卡的哨兵们都知道,是他们团长来了。
当黄柏涛出现时,哨兵们连忙问候道:“团长,好!”
其中一名上士,更是快步迎了上来。
从马背上下来的的黄柏涛,面带温和的笑容,向问候的哨兵们点点头。
之后,跟面前的这名上士问道:“嗯,哨位上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
这名上士,是一名班长,也是这班哨的哨长。
敬礼后,神情严肃的回应道:“报告团长,一切正常。”
“一个小时前,我们排长刚查过哨。”
“嗯....电话线通着的吧?”黄柏涛问过之后,看似随意的抓起哨卡上的电话,放在了耳边。
上士神情丝毫不慌张的回答道:“是的,团长。按照您的要求,每半个小时,哨兵都会检测下电话线是否畅通。”
这时,黄柏涛听到电话里正常的声音后,将电话扣上了。
因为这个哨卡是潼关和陕县之间唯一的官道,所以黄柏涛在这里放了两个排的兵力。
并且,还特别加了几挺轻、重机枪和两门小口径的轻型迫击炮。(法国 布朗德 1927 式 81 毫米迫击炮。)
经过一番仔细的巡查之后,一脸严肃的黄柏涛,用温和的语气,对着那名上士说道:“等会儿换哨的时候,记得给后面的弟兄们提个醒,让他们多加警惕,特别是要留意潼关方面有没有什么异常动静。”
上士连忙点头应道:“是!团长,我一定会把您的指示传达给他们的。”
黄柏涛稍稍放心地点了点头,接着又叮嘱道:“嗯,要是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立刻打电话给你们营里,千万不能大意!”
上士再次郑重地点头,表示自己明白,然后说道:“是!团长,我知道了,您放心吧。您慢走。”
黄柏涛和一同而来的警卫们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
他微微颔首,正准备扬起马鞭,驱马前行。
然而,就在这时,一声突如其来的吆喝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停下!口令!”这是哨兵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响亮。
黄柏涛的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情,他迅速将目光投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隐约之间,他听到了一阵从潼关方向传来的急促脚步声。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并没有听到有人回应哨兵的口令。
沉寂了两三秒钟后,再次听到了哨兵的吆喝声:“停下!听到没有!再不回答口令,我们开枪了!”
“咔嚓!咔嚓!”眼看依旧没有人回复,哨兵们毫不犹豫的拉开枪栓。
枪栓声响起后,终于有人回应了。
“别开枪!我们是友军!”
哨兵愣了一下,再次喝问道:“友军!什么友军!回答口令!我们只认口令!不认人!”
听了哨兵的话,刚刚说话的那个人,不耐烦地呵斥道:“什么叽霸口令!老子是西北军的,不知道你们的口令!”
眼看着对方不仅答不上口令,而且还一直加快着脚步朝哨卡走来。
哨兵的神经立刻紧绷起来,他紧张地再次大吼道:“站住!听到没有!没有口令不准过来!再过来,我们就开枪了!”
他的吼声在空旷的荒野上回荡,带着几分威严和警告。
然而,对方似乎完全没有把哨兵的警告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地大步向前。
这时,黄柏涛敏锐地察觉到了情况的异常。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暗叫不好。
翻身下马的同时,立刻对身旁的那名上士吩咐道:“快!打电话通知你们营里,让他们做好支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