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山中的签名支票,在北平、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的银行,通过每次转几十万大洋的小额转账,把钱全都转移走了。
现在这年代消息又很闭塞,不到汇总的时候,日本方面根本发现不了异常。
等他们察觉不对,钱早就通过地下钱庄转得无影无踪,到时候只能吃哑巴亏。
“你去忙吧,固定资产那边别急,等人员准备好了再动手。” 刘镇庭挥了挥手,刘枫应声退下,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人。
他处理完桌上的装备换装报告,看了眼怀表 —— 下午三点。
他起身拿起军帽,快步走出办公室,乘车往洛阳制药厂赶去。
制药厂才开工没多久,现在只能暂时生产一些普通药品。
制药厂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安雅的实验打掩护。
进入厂区内部后,就看到许多负责安保工作的白俄警卫。
看到刘镇庭进来,这些警卫纷纷向其问好。
在厂区的最里面,有一个宽敞而明亮的实验室。
刘镇庭的白俄妻子安雅,正全神贯注地在实验台前忙碌着。
她身穿白色的实验服,戴着口罩和手套,一丝不苟地按照刘镇庭教给她的方法,进行着青霉素实验的各个步骤。
青霉素,也叫盘尼西林,1928年已经出现。
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化学分离技术,无法去除杂质,导致产物纯度不足 10%,且易分解。
直到1940年,才正式量产。
虽然,安雅并不会青霉素的制造方法。
可刘镇庭却从洋柿子小说中,找到了古代炮制青霉素的办法。
按照书中的方法,刘镇庭让人买了一堆橘子,放在潮湿的环境下,直到橘子皮变成绿色。
长出一种,叫青霉菌的绒毛后,就开始下一步。
然后,又用蒸煮的芋头和淘米水、尿素、食盐代替碳源、氮源、无机盐。
主要是,提供提供青霉素生长的钠、和氮元素。
如今,已经用培液和从橘子皮上取下的霉菌,放置了二十五天。
随后,又将其倒出大盆,加入菜籽油搅拌。
当刘镇庭进入安雅的实验室时,戴着口罩的安雅,已经将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了。
安雅穿着一身白色实验服,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蓝眼睛。
“怎么样?成了吗?” 刘镇庭刚进门就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安雅回头看了他一眼,蓝眼睛里满是质疑,她指了指玻璃罐,声音透过口罩有些模糊:“你确定,这样能做出盘尼西林?”
“欧洲各国的科学家,做了好多次实验都没成功。”
“你用坏橘子、土豆和淘米水,就想做出盘尼西林?”(盘尼西林是青霉素的英译。)
刘镇庭站在实验室的操作台前,双眼紧盯着面前的化学玻璃器皿,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仿佛对自己即将完成的实验胸有成竹。
他轻声说道:“那当然了,你难道不相信我吗?”
说话间,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个玻璃器皿。
化学玻璃器皿里的液体,已经明显地分成了三层。
最上面一层,呈现出一种油乎乎的状态,这便是溶脂性物质。
中间一层则有些浑浊,还夹杂着一些杂物,显然是不溶性物质。
而最下面一层,则是清澈透明的液体,也就是刘镇庭想要的青霉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