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1章 工坊扩张(2 / 2)

这日午后,张秀姑急匆匆找到沈青:"青丫头,不好了!屯里好几个娘子家里老人孩子生病,要请假回去照顾。这下人手不够了!"

沈青心里一沉。工坊刚刚步入正轨,正是需要稳定生产的时候,突然缺人可是大问题。

她沉思片刻,忽然想到现代企业的弹性工作制:“张嫂,你看这样行不行:让家里有困难的娘子把活计带回家做,按件计酬。咱们统一提供原料,定期验收质量。"

张秀姑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这就去和大家商量。"

更让沈青头疼的是技术保密问题。随着工坊名气渐大,来"取经"的人越来越多。有真心想学的,也不乏刺探机密的。

"沈姑娘,"这日萧山提醒她,”最近有几个生面孔常在工坊外转悠,像是在观察什么。"

沈青立即加强了对核心工艺的保密措施:将关键工序分开,由不同的人负责;重要配方由她自己掌握;还在工坊周围加强了巡逻。

然而最让她忧心的是,随着生产规模扩大,那个特殊的"血滴秘方"越来越难保密。每次添加都要找借口支开旁人,用量也难以精确控制。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她深夜独自坐在工棚里,对着跳跃的油灯出神,"得想个能替代的方案..."

她想起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天然添加剂,开始试验用各种本地植物提取液替代血滴。经过多次失败,终于发现一种野生浆果的汁液混合特定草药,能产生类似的效果,虽然效果稍弱,但更易控制和使用。

这个突破让沈青大大松了口气。她小心地保存着新发现的配方,将其命名为"红曲汁",作为工坊的最高机密。

就在工坊逐渐步入正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正在悄悄逼近。

这日傍晚,李大军从屯外回来,脸色凝重:"沈姑娘,我在镇上听到消息,说守备府可能要增加订单,但要压价三成。"

张秀姑顿时急了:“压价三成?那咱们还赚什么?不如不接!"

沈青沉思良久,缓缓道:”接,但要换个接法。“她目光扫过工坊,”咱们得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外...是时候开发新产品了。"

她想起现代企业的产品线策略,决定在保证军粮质量的前提下,开发一些面向普通屯民的产品:价格更亲民的家常饼、添加干果的营养饼、甚至是用次品原料制作的饲料饼...

工坊的灯火常常亮到深夜。沈青和萧山对着账本讨论到很晚,计算着各种可能性;女工们加班加点试验新配方;李大军带着人在扩建工坊...

在这个北境的寒夜里,小小的工坊正在悄然蜕变。每个人都明白,前方的路还很长,挑战还会接踵而至。但他们更明白,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夜深了,沈青送走最后一批加班的工人,独自站在工坊门口。月光洒在初具规模的水磨坊上,映出一片银白。她轻轻吐出一口气,白雾在寒冷的空气中缓缓散开。

"会越来越好的。"她轻声对自己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

最新小说: 入狱三年,归来仍是大佬! 继弟要灭了全村怎么办 蜜糖陷阱 落榜后,我成贵妃面首,权倾天下 恶毒女修娇又软,反派大佬顶不住 拳之下 狠人书生 我在襄阳那些年 铅笔根须的悄悄话 三角洲:我鸡哥,开局监禁麦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