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据他观察,绝大多数同僚,包括那些专司战争指挥的统御贤者,其指挥模式也严重依赖预设数据分析和僵化的逻辑模型,缺乏临机应变的灵光。
刻板僵硬的指挥,配上被完全扼杀主观能动性的士兵,在陈瑜看来,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正因如此,陈瑜虽同样广泛使用机仆与护教军,但他更倾向于在护教军身上保留一定的自主决策空间。
他允许他们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做出临机决断,鼓励他们发挥自身战术特长。
此举曾被部分同僚视为异端,认为会导致执行标准不统一,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然而,从长期和宏观结果来看,陈瑜麾下的部队往往任务完成度更高,甚至在许多看似绝境的战斗中,那些拥有自主意识的护教军能做出超出数据模型的精彩应对,带来意想不到的战果。
他认为,这才是对“人力”资源更为高效的利用方式。
——
改造完成后,陈瑜对莫厄尔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性能测试。
结果确认,尽管受限于材料,她的绝对防御力和部分极限数据未能达到设计峰值,但其速度、敏捷性、神经反应速度以及新武器系统的杀伤力,已远超改造前水平,赛博精神病的隐患更是被彻底根除。
测试过程中,莫厄尔适应着新的身体与力量。
她感受着背后微型聚变堆提供的澎湃动力在强化肌腱与合金骨骼中奔流,尽管能量传递仍有损耗,但依旧澎湃强劲的超出想象。
她体会着音速刃自掌心滑出时,那几乎无声却引动空气微微扭曲的死亡震颤。
在陈瑜向她简要说明了团队当前处境,以及军用科技与生物科技可能带来的持续麻烦后,莫厄尔主动请缨。
“主人,”她的声音透过新生成的、能模拟近乎原生语音的合成声道传出,带着金属质感,但语气坚定,“公司本质上是追逐利益的鬣狗,它们觊觎您掌握的力量与知识,如同鬣狗垂涎鲜肉。
但当它们发现,撕咬这块肉需要付出被利刃贯穿喉咙的代价,甚至可能崩掉满口牙时,也会懂得权衡与退让。”
她说着,轻轻弹出手腕内侧隐藏的音速刃,无形的超高频振动让周遭空气微微扭曲,“死亡的威胁,尤其是精准且无法防御的死亡,往往能最直接地让它们明白,继续纠缠的代价远超其承受能力。”
然而,陈瑜对于单纯依靠暗杀进行威慑的效果持保留态度。
他冷静地分析道:“你的思路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简化。对于公司高层个体,生命固然珍贵,但对于公司这个庞大集体意识而言,一两个高管的损失,与可能获取的、足以垄断市场甚至改变格局的巨大利益相比,往往只是可接受的‘合理损耗’。
它们会像更换磨损零件一样处理掉死者,然后继续寻找机会。单纯的杀戮,未必能使其真正退缩。”
他略微停顿,猩红的光学镜头稳定闪烁,进行着更复杂的解释:“但若将暗杀作为一种明确的信号传递手段,情况则有所不同。
通过精准清除一两个负责此事、具有一定地位但又非不可替代的高管,我们可以传递出‘我们有能力随时取走你们任何人性命’的清晰信息。
这不足以浇灭其贪婪,但足以迫使其回到谈判桌前,或至少在采取下一步行动前,进行更漫长、更谨慎的内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