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为贤者,在陈瑜的计划蓝图中,仅仅是通往下一个关键阶段的必要通行证。
他真正瞄准的下一步,是获得一艘完全归属于他个人支配的铸造舰。
这个构想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战略选择。
他的目光从未停留在那些传说中的庞然大物——铸造方舟之上。
那种融合了移动铸造工厂、神圣殿堂与终极堡垒于一体的巨舰,是机械教内顶级大贤者的权力象征,其惊人的建造成本与后续如同无底洞般的维护费用,对于一个刚刚晋升的贤者而言是难以承受的重负。
即便倾尽所有资源换取一个严重缩水的简化版本,也只会让他瞬间成为各方势力瞩目的焦点,这与他希望保持低调、专注于核心研究的根本原则完全相悖。
他的目标锁定在更为务实且不易引人注目的选择上,一艘巡洋舰级别的铸造舰。
这类舰船通常基于帝国海军广泛使用的月级巡洋舰或是某些稍显古老但结构坚实的船型改造而成。
它们拥有足够宽敞的内部空间,足以容纳他所需要的大型综合实验室、小型精炼设施、基础制造车间,并能搭载相当数量的护教军士兵以及必要的技术神甫团队。
虽然其绝对火力和装甲防护无法与舰队的主力战舰相提并论,但出色的多功能性、良好的自持力以及相对亲民的运作成本,恰恰完美契合了陈瑜现阶段的真实需求。
他计划在这样一个移动平台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核心研究枢纽,将至关重要的维度传送仪安全地安置其中,同时将伊格尼丝、那支忠诚的护教军分遣队,以及他多年来积累的珍贵技术资料与各类样本悉数转移上船。
一艘经过深度定制化改装、特别强化了动力核心、生命维持系统和核心实验室模块,并为未来武器系统升级预留了充足接口的巡洋舰级铸造舰,将成为他理想中的移动基地和跨星域研究平台。
拥有了这样一艘铸造舰,他才算真正掌握了战略机动性。
这意味着他能够将自己在战锤宇宙经营的大部分家底随身携带,自由地穿梭于广袤星海之间。
无论是继续在帝国疆域内进行符合规定的“合法”考古探索以掩人耳目,还是秘密地前往通过维度传送仪连接的其他未知世界,都将从构想变为可持续执行的常规行动。
这关键的一步,将使他彻底摆脱对固定行星基地的依赖,真正迈向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所有这些周密的计划,现在都系于那份正穿越亚空间送往铸造世界的报告。
伊格尼丝已确认数据包被护卫舰接收转发。
但亚空间通讯从来都不可靠,信息要在混沌的波动中辗转,抵达后还要经过繁琐的解码和层层审批。
从监造大贤者的批复到晋升仪式,再到铸造舰的申请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
陈瑜估计至少要等上数周甚至数月,才有可能收到来自涅克萨姆的明确回应。
眼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确保七十二小时后顺利回收曼恩小队,为这个阶段的任务画上句号。
——
曼恩小队滞留死亡世界的第二天下午,伊格尼丝本人再次到来。
她并非空手,而是带来了几个小型的、看起来像是训练用的标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