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镇工坊深处,主控台上的指示灯稳定地明灭交替,映照着陈瑜静立的金属身躯。
他那猩红的光学镜头平稳地扫过面前交织的多维数据流,处理核心正同时运行着数个高优先级任务:持续解析从神舆获取的海量信息,优化维度传送仪的复杂参数,以及审阅为幽冥犬部队拟定的初步装备改进方案。
根据与军用科技达成的初步合作框架,一支隶属于新美国、番号为“幽冥犬”的精锐部队先遣队,已按计划抵达废镇外围区域,并开始建立初步的警戒防线。
随着这支外部力量的介入,陈瑜部署在废镇周边的传感器网络也自动提升了扫描频率与监视等级,以确保对周边环境动静的绝对掌控。
就在他高效分配着算力资源,同步推进这几项工作时,一个通讯请求通过新建立的保密链路接入了工坊的主控系统——来源正是刚刚部署就位的幽冥犬先遣队。
“废镇指挥中心,这里是幽冥犬先遣侦察小队。我们在东南方向约五公里处监测到不明身份武装交火。一方为六人小组,战术动作精炼,疑似公司精锐;另一方人数约十五人,装备混杂,判定为本地雇佣兵。交火区域正在向废镇方向移动。请指示。”
通讯频道中传来的声音冷静专业,带着典型的军事单位报告风格。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另一条来自莫厄尔的加密信息也抵达了陈瑜的处理核心。
她的情报更为精确:“主人,已确认交火双方身份。被追击方使用的是康陶制式装备,其加密信号特征指向康陶CN(中国)总部。追击方为受雇的本地武装人员,资金流向可追溯至康陶NC(北美)分部。”
两股情报流相互印证,迅速在陈瑜的处理核心中完成了信息拼图。
猩红的光学镜头微微闪动,多项操作已在瞬息间同步启动。
监控卫星的俯瞰视角与地面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流被同时调取,交织成对战场的立体感知。
尽管画面因交战区域的电子对抗而略显模糊,但整体态势已足够清晰。
那支六人小队虽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却展现出极高的战术素养。
他们灵活利用恶土上散落的掩体,以精准的短点射进行还击,并通过娴熟的交替掩护保持着队形的完整与移动。
经过图像增强算法的处理,几名成员的面部特征得以凸显——明显的东亚人种轮廓。
与此同时,陈瑜的意识已无声浸入战场的电磁频谱。
交战双方那脆弱的通讯加密在他面前不堪一击,无形的数据通道被轻易建立。
来自两个阵营的通讯流被瞬间截获、破译,转化为清晰的对话内容,直接汇入他的处理核心。
从数据抓取、信号破解到情报分析,这一整套复杂的信息处理流程,在他远超时代的技术力支撑下,于刹那间同步完成。
被追击一方,正是那支由东亚面孔组成的六人小队。
他们的内部通讯频道虽然简洁,却透露出高度的纪律性和明确的战术目的。
“李队,NC雇的人咬得很紧!数量至少是我们的两倍!”一个略显急促的年轻声音在枪声中响起。
“收到。保持移动,利用废弃车辆和地形掩护,向B-3预设阻击点交替撤退。”回应的声音沉稳而果断,正是指挥官李琟。“他们的目标是阻挠我们接近废镇,甚至企图俘虏我们。记住核心任务:抵达目的地,表明身份和来意。避免不必要的缠斗。”
“明白!但他们的压制火力太猛,右翼被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