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十八章:柴油机的第一声怒吼

第十八章:柴油机的第一声怒吼(1 / 2)

陈常在真的还想在自己的窑洞里,或是在他工作的车间里,再听到陈团长那能震破天的大嗓门,喊上一声“常在,在不在。”

可是现在听不到了。

至少几个月之内他是听不到了。

但是他真的是希望,能在再次下雪之前,突然再次听到陈团长喊他的声音。

那种能把天震塌的嗓门,会让他感到心安。

陈团长已经奔赴去了他的战场。

那陈常在也不能当孬种。

他也得在自己的战场上,拿出自己的战果。

装配车间里,陈常在仔细的在调试着每一个配件的间隙。

当第五次拆下来了连杆之后,他看到连杆的青铜轴瓦上涂抹的朱砂已经没有死咬合的痕迹了。

这才满意的笑了笑。

这说明,经过了五次用刮刀的修刮,现在的轴瓦间隙已经差不多了。

把一个已经被锤扁成片的细铅丝,用油液沾在了轴瓦上。

再次把连杆紧固在曲轴上的时候,试了试,转不动。

又把连杆卸了下来。

那根长度在连杆轴瓦四分之三长度的铅丝,已经被压成了极薄的薄片。

小心的取下来了铅丝。

拿过来徒弟递过来的,陈常在自己做的游标卡尺。

分五段测量了铅片的厚度之后。

对围在他身边的徒弟说道:“你们要记住,这个连杆轴瓦的间隙一般在50微米,也就是0.05毫米到0.1毫米之间。

而曲轴大轴瓦的间隙在0.065至0.09毫米之间。

如果间隙过小,会影响散热,造成抱轴。

但间隙也不能过大。

如果间隙过大,就会造成轴瓦和曲轴之间的润滑油跑掉。

这会让润滑效果下降,冲击力会加大,那样会加剧磨损。

记住了吗?”

“记住了,师傅。”陈常在身边的徒弟们应声答道。

看着工作台上这根单缸发动机的曲轴,那光亮的轴面,陈常在满意的笑着。

为了做出来这根曲轴陈常在也是费尽了心思。

这根轴从铸造成型一根铸钢棒之后,就在锻压机下不停的在进行锻打。

然后再次烧红后,在模具里锻打成型。

陈常在也想过用铸钢法,一次铸造成型。

可是现在炼出来的铸钢性能,还是无法满足发动机的使用要求。

所以只能锻打之后,再次成型。

在锻打成型后。

陈常在又做了一个偏心夹盘,这样才能用车刀,车削曲轴的连杆链接部位。

而连杆的车削,也是陈常在亲自车削的,不管是连杆瓦孔还是,链接活塞的销轴瓦孔,都是他一手车的。

因为是第一件,陈常在也不敢马虎大意,但他也是边车,边给学生们教学。

至于最后轴面和孔面的光度磨制,则是他的学生们,挨个上去用手磨出来的。

这些东西不动手,就无法培养出来手感。

陈常在设计的这一款单缸柴油机,是以后世常柴的EH36型,卧式蒸发水冷,36马力的,135毫米缸径柴油机为蓝本设计出来的。

就是发动机背上,背着一个大水箱的那种发动机。

在有了车床之后,想要制造一些机械设备就简单了许多。

现在除了车床之外。

通过蒸汽机带动的钻、磨、铣、刨、插等各种机床,也从陈常在的图纸上,慢慢变成了实物。

而从第一台蒸汽机制造成功开始。

陈常在的那几十个学生,白天跟着实际操作,晚上跟着陈常在上课学习。

每个人,连一秒钟都不敢浪费。

他们就像是永远都不会被填满的沟壑,每时每刻都在吸收理解着陈常在传授给他们的知识。

这几个月来。

很多有天赋的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带人组装生产各种机床了。

最新小说: 当兵:从被国科大特招入学开始! 捍卫地球家园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我百战成诗,从湘江血战到上甘岭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顶替我高考状元?我扛匾跪军区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