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国(2 / 2)

六月末,顾远终于回到华国。

他没有返回学校,而是回到家,将自己关在房间内,开始严谨认真地梳理起了创作思路。

首先最关键的是肯定不能按照原作创作思路走。

毕竟原著的视角,本质上是一个成功融入西方的阿富汗裔精英,回望故土伤痛时,用西方读者易于理解和共情的叙事语法,书写的一部忏悔录。

他一个华国人,要是能写出来这种东西,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所以顾远的《追风筝的人》不可能复刻前世原著在西方世界产生的爆炸性影响力。

但这不代表,顾远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他有,甚至还很大。

他来自华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也曾历经苦难而非掠夺压迫他者的文明国度。

这使他能以一种不带因强权优越感而俯视他者的视角桎梏,不以救世主自居的平视姿态,去观察和书写阿国。

“我不需要去拯救他们,我只需要去理解他们。”

这种视角写出来的作品,能够引发其他有类似遭遇的国家基于共同历史情感的认同。

他们会看到自己民族命运的影子,引发强烈的共鸣。

当然,顾远知道这会很艰难。

但他想试试。

顾远有种预感,如果成功,这将是奠定自己未来五十年创作生涯基石的关键一步。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内容,也存在需要斟酌的地方。

比如阿国内两种人真实又复杂的关系,比如原著主角重回阿国拯救索拉博时虽然很淡但客观存在的英雄主义色彩。

这些都是要谨慎的地方。

而顾远真正需要精准把握的,是原著中关于友谊、背叛、愧疚与救赎的核心主题,这些是全人类共通的永恒命题。

……

“那里就是顾远学长的座位吗?”

“他还没有回来吗?”

“他同桌那个女生就是许星眠吧,侧颜很绝诶。”

“许星眠?政治学年第一那个许星眠?”

“我听说……”

十二班门口人来人往。

这里面既有班级地理位置的因素——在一楼大厅旁边。

也有着他们班存在着一个传说级人物的缘故。

江滨市第一中学作为理科强校,理科竞赛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的。

但似乎是唯独和文学犯冲,你能想象,一个省重点高中没有文学社?

而就这么一个偏科极其严重的学校,居然突然出现了一个在全国文学竞赛内独领风骚的顾远。

而顾远最近的伊国之行,更是给自己附上了一抹神秘色彩。

因此班级门口路过的同学,不免透过窗户张望几眼,再讨论几句。

上课预备铃响起,同学们三三两两散去。

叶冰眉宇间带着怒意,拿着教案走上台。

“你们怎么想的?”

他拍了拍黑板右上角的“327”天高考倒计时。

“高三了!这些最基础的古诗词背诵还能有错的?”

“这东西,背就能拿分,都不稀得拿是吗?”

“赵孤帆!”叶冰开始阎王点卯,“李华,……”

“拿书上后面站着去。”

批斗完毕,他喝了口水。

“课代表,把昨天的默写发下去。”

“收到!”

门口突然传来清朗的声音。

(关于书名,大家有什么建议吗,大大们积极一点,需要五个不同的书名)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虐渣后我嫁糙汉赢麻了 渣夫护寡嫂?重生大小姐改嫁随军 禁欲大佬诱她缠吻,装穷前夫悔哭了 心心相印 重生八零:一脚踹飞恶婆婆 被他吻时心动 攻略对象而已,难道哥哥们都当真了 每日情报:从送相亲对象进派出所开始 恶女穿炮灰,在狗血文带飞祖国 六个阴鸷反派沦陷后,女配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