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相信你。”院长点点头,又补充道,“至于秦漠那边……他性格是固执了些,但技术上是顶尖的,对敦煌艺术的理解无人能及。你的试点,如果需要学术支持,不妨多和他沟通。你们年轻人,多交流,总能碰撞出火花嘛。”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姜窈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戈壁滩上的阳光穿透尚未完全沉降的尘埃,洒落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她看着远处历经风沙洗礼后依旧巍峨的九层楼,心中充满了斗志。
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
得了“尚方宝剑”,姜窈立刻投入到试点目标的选择中。她没有好高骛远,而是翻阅了大量资料,并亲自去几个符合条件的洞窟进行了实地考察。
她需要选择一个既有代表性、能体现技术价值,又确实存在修复难题,并且风险可控的目标。
几天后,她将目标锁定在了第xx窟甬道顶部的一幅中型“飞天”壁画上。这幅飞天姿态优美,线条流畅,是典型的盛唐风格,但历经千年风霜和过往不当保护的影響,色彩褪变非常严重,大面积剥落,面部和手臂肌肤部分几乎完全变成灰白色,衣裙的细节也模糊不清,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选择它,原因有三:第一,它非核心位置,价值相对次要,试点风险小;第二,它的病害典型(褪色、剥落),具有研究价值;第三,飞天形象辨识度高,若能成功复原,视觉冲击力强,有利于后续宣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