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吃人的世道,当真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楚凡长叹一声。
胸中烈火渐渐被冰冷的无奈和悲哀给压了下去。
他摇了摇头,不再多看。
转身便走。
天际一声闷雷,如擂战鼓。
惨白电光划破长空,照得树影摇曳。
天色骤然暗沉下来,厚重的乌云像打翻的墨汁般在天际翻滚,遮蔽了天光。
原本以为要下雪,结果雪没下,大雨倒似要来了。
楚凡眉头微皱,加快脚步,穿过了几条街巷。
堪堪便要抵达北城门之际,长街尽头忽传来一阵阵异诡莫名的铃声。
楚凡心头一震,不及细想,便是倒退数步,缩入了墙角阴影之中。
不独是他,便是街上往来行人,也尽是这般模样……
或闪身躲避,或缩颈藏首。
那神情姿态,便如骤然撞见了豺狼虎豹一般,眼中有恐惧,也有难以言喻的厌烦。
只见那长街前方,一队衣饰或褴褛或光鲜的寻常百姓,在一名白衣男子的带领下,正往这边行来。
那白衣男子手中持着一只铃铛,每晃一下,便发出“叮叮当当”几声脆响。
这铃声听在人耳中,却仿佛带着无形魔力,竟似能扰动人心魂一般。
再看那白衣男子身后诸人,瞧他们本是平平无奇的模样,只是那一双双眸子,却亮得异乎寻常,直勾勾的,不带半分活人气息。
他们脸上木然无光,脚下却毫不停歇,一步步前行,宛如一群牵线木偶,紧紧跟随在白衣男子身后。
所有人口中,却是反复念诵着一句话,声音呆滞,毫无起伏:
“迷障破开寻路走,宿命一去竞自由!”
“迷障破开寻路走,宿命一去竞自由!”
“迷障破开寻路走,宿命一去竞自由!”
这呆滞的念诵声与那诡异的铃铛声混杂在一起,直如魔咒一般,钻入人的耳中,竟似要将人的三魂七魄都从躯壳中硬生生拉扯出来一般!
“拜月教……”
楚凡脑中念头电转,搜索着关于拜月教的讯息,不由得眉头紧锁。
这拜月教乃是两年前迁入青阳县境,当时打着治病救人的旗号,蛊惑了不少乡邻百姓和流民,令他们信奉那传说中的“月神”。
楚凡父母临去之时,曾千叮万嘱,教他若是遇上拜月教的人,定要远远避开,不可招惹。
往日里,拜月教中人多在夜间出没。
却不知从何时起,竟连这大清早的,也能在街头撞见了。
只因这拜月教行事素来隐秘,未曾有过什么太过出格之举,是以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曾加以干预。
直待那队拜月教信徒转过街角,再也不见踪影,楚凡这才缓缓直起腰身,从墙角阴影中走了出来。
他加快了脚步,很快便到了北城门外。
但见城墙脚下,数十间低矮土屋错落而立,砖土混杂,显是仓促搭建。
那些屋舍中,多是逃荒而来的外乡人。
青阳县中各帮各派、各个家族,皆在此设有粥棚施舍。
每个粥棚前,灾民早已排成长龙,蜿蜒如百足之虫。
几个衙役手持皮鞭,正来回巡视,见有人争抢,便是一鞭抽去,毫不容情。
楚凡见此情景,心中暗叹:“灾民越来越多了,这世道……”
他迈步向七星帮粥棚行去。
各粥棚旁不远处,皆搭着茅屋,大户人家与帮派在此招揽流民。
不少灾民头上插草,任人挑选,与牲畜无异。
忽听“啪”的一声脆响,一个破旧木碗摔作两半。
血刀门粥棚前,一个粗豪声音喝道:“说了每人一碗,你还敢再来?当老子说话是放屁么?”
楚凡转头望去,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被推倒在了地上。
那女孩衣衫单薄,脸上沾满尘土,疼得泪珠在眼眶中打转,却不敢哭出声来。
旁边一个稍大的男孩急忙上前搀扶,轻声安慰。
“哥,我饿……”小女孩声音细若蚊蝇。
“这吃人的世道……”楚凡见状,心中不忍,上前扶起了女孩,指向西南方道:“你们往那边去吧,方家的粥米稠得很,以后就去那边讨粥吃吧,他们不会打你们的。”
方家乃青阳县四大家族之一,向来乐善好施。
当年楚凡父母染病离世,他没饭吃的时候,也曾经混入灾民队伍中,靠方家粥棚度日。
“谢谢哥哥!”两个孩子深深一揖,转身而去。
楚凡正自叹息,忽觉一道目光投来。
他抬眼望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位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双眸如星,正自凝望着他。
“二小姐……”楚凡连忙躬身行礼。
他当初常去方家粥棚讨粥吃,自然认得那少女,正是方家二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