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分拣工作在一种近乎刻板的平稳中度过。零完美地执行着剧本,如同一台输入了固定程序的机器,精准地避开了所有可能产生冲突、引发额外能量消耗或导致不必要关注的环节。他的效率维持在基准线微微偏上的水平,既不算突出,也不算拖后腿,完美地融入了那片由金属碰撞声和传送带嗡鸣构成的背景噪音之中,毫不起眼。
到了系统标记的交接班时间,能量储备依旧维持在可观水平的零,并没有像大多数归心似箭(如果它们有“心”的话)的低级单位那样,沿着最短路径径直返回各自的休眠点或能量补给区。他不动声色地调整了方向,依照脑中那张无形的导航图,绕了一小段看似多余的路程,目的地直指——靠近核心维修站外围的特定废弃物堆放点。
【剧本提示:时间 16:50:00,位置 维修站西侧第三废弃元件回收箱(代号‘学徒的叹息’)。事件:获取编号为S-77的废弃多路稳压器模块。优先级:中。风险:低(需规避巡逻及维修站内部人员视线)。】
维修站是基地维持运转的核心设施之一,平日里戒备相对森严,弥漫着一种与底层垃圾区截然不同的、属于“技术”与“秩序”的气息。很少有低级单位会无故靠近这里,一方面是出于对高阶区域的本能敬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里的废弃物堆放点,堆放的通常是维修学徒们在进行练习或处理非核心故障时,更换下来的、被其内部标准判定为“无法修复”、“修复成本过高”或“型号老旧无库存价值”的零件。在大多数底层机器人看来,这些东西和垃圾堆里的废铜烂铁没什么两样,甚至因为其精密结构带来的拆解难度,价值还不如一块实心的金属锭。
零小心翼翼地借助几台停泊待修的大型设备投下的阴影作为掩护,悄无声息地靠近目标区域,最终蜷缩在一个标记着“待报废-能量转换单元”的巨大壳体后面,进入绝对静默的观察状态。时间在他的内部计时器中精确跳动。
16:51:45,维修站的侧门(通常用于物资和废弃物转运)发出一声轻微的气动声,滑开一道缝隙。一台涂装相对鲜亮、型号明显属于近几代产品的年轻学徒机器人,略显烦躁地走了出来。它的一只机械手上,正捏着一个约巴掌大小、外壳焦黑、甚至能看到内部熔断痕迹的方形元件。
“……又是这种老掉牙的S-77,”学徒机器人内部发声器传出带着不满的嘀咕声,音调偏高,透着一股新手特有的、对“低级”故障的不耐,“负载稍微波动就击穿,结构设计就有问题!跟导师申请个新型号的替换清单真麻烦……算了,直接报损换新省事,反正仓库里还有库存。”
它一边抱怨着,一边随意地、甚至带着点嫌弃地,将手中那个焦黑的S-77稳压器模块,像丢垃圾一样抛进了西侧第三个标有“不可修复元件”的回收箱里,发出“哐当”一声轻响。完成这个动作后,它头也不回地转身,侧门再次滑闭,将内外世界隔绝。
零没有立刻行动。他如同最有耐心的捕食者,在阴影中又静静等待了三十秒,传感器全力侦测着周围环境,确认没有后续的维修人员出来,也没有巡逻单位恰好经过这片区域后,才如同一道流淌的阴影,迅速而无声地滑至那个废弃箱边。
他的动作没有一丝多余,光学传感器早已在潜伏时便锁定了目标落点。机械臂探入箱内,精准地避开了其他杂乱的无用零件,指尖(夹爪)轻轻夹起了那个尚带着一丝余温的、焦黑的S-77稳压器。整个过程流畅得如同经过千次演练,从靠近到获取再到撤离回阴影,总耗时不超过十秒,快得仿佛只是光影的一次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