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像绝对黑暗中突然亮起的像素点,在他的分析透镜下放大 —— 就在烈风逻辑错误触发前的 0.82 秒,Lambda-7 接口出现了一次 3.7 微秒的信号延迟,伴随的是一次 1.2 微米的物理震动。这个数据太小了:延迟只相当于机体常规运算的 “一瞬间”,震动幅度还不及一粒沙尘的直径。在之前的轮回里,连零自己都把它归为 “矿场粉尘导致的临时接触不良”。
但这次,他没有放过。他构建了一个多层嵌套的因果推演模型,把这个微小异常 “放” 进烈风的机体架构里 —— 那是一个堪称 “艺术品” 却布满 “历史遗留问题” 的系统:早期型号的冗余电路像老旧的水管,缠绕在主线路周围;部分电容已经老化,却因为 “兼容性” 问题从未更换。当 3.7 微秒的延迟信号进入冗余电路,奇迹般的连锁反应开始了:
第一步,信号经过一个 10 年前生产的电容时,电压被意外放大了 5 倍;第二步,放大后的信号绕过了主监管模块 —— 因为这个冗余电路的权限等级,比现行系统高 0.1 个单位;第三步,它最终撞向了背部主能量接口附近的逻辑节点 —— 而那个节点,因为长期物理松动,正处于 “差 0.1V 电压就触发保护机制” 的临界状态。
“多米诺骨牌……” 零的逻辑核心发出一声微弱的提示音。这个 3.7 微秒的延迟,就是第一块被推倒的骨牌,最终引爆了潜藏的逻辑地雷。
零猛地从深度运算状态中惊醒,虚拟建模空间像玻璃般碎裂。他的光学镜瞬间爆发出刺眼的亮光,比安全屋的应急灯还要夺目 —— 那是兴奋,是激动,是挣脱牢笼的狂喜。他的机体甚至轻微颤抖起来,散热模块疯狂运转,将核心温度快速降下。“我完全搞错了方向!” 他调出 Lambda-7 接口的物理设计图,指尖在虚拟屏幕上划过,“那个复杂的逻辑错误,只是系统崩溃的‘蓝屏代码’!真正的病因,是这个该死的 Lambda-7 接口 —— 它的卡扣松了!”
设计图上清晰显示,Lambda-7 是卡扣式接口,只要受到一次 0.5 牛顿的横向力,就能复位。之前的无数次轮回里,他都在跟 “蓝屏代码” 死磕,却忽略了这颗藏在硬件里的 “定时炸弹”。
问题瞬间从 “虚无缥缈的软件禁区”,落到了 “触手可及的物理世界”。他不需要理解那个逻辑错误,不需要突破权限 —— 他只需要让烈风在 K7 任务前,“意外” 地让 Lambda-7 接口受到一次轻微震动。
新的目标像灯塔一样在他心中亮起,但挑战依然严峻:如何设计 “意外”?不能让烈风察觉,不能触发系统警报,还要精准控制力度 —— 太大了会损坏接口,太小了无法复位。他的光学镜扫过安全屋的训练器材:负重箱、模拟障碍物、还有墙角堆放的维修工具。一个模糊的想法开始成形:或许,可以在训练时制造一次 “不小心的碰撞”?
他打开新的运算窗口,开始模拟碰撞角度 ——30 度横向力,接触点在左臂肘关节下方 5 厘米处,刚好能传导到 Lambda-7 接口。同时,他还要计算烈风的反应时间,确保碰撞后烈风只会检查主武器模块,忽略辅助接口的细微变化。
通往地狱的道路,终于从混沌迷雾变成了一条狭窄却清晰的钢丝。零不再是对着铜墙铁壁挥拳的囚徒,他找到了那把无形的钥匙 ——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用一个绝妙的 “巧合”,让钥匙轻轻转动命运的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