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安回来了?快宣。”
听到这个消息,李幼澄脸色一喜,竟然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不过随即意识到不妥,连忙坐了下来,重新恢复之前端庄的神态。
许安本来回潼关是见相里金的,但没想到李幼澄竟然也来了潼关,便赶忙前来拜见。
待行过君臣之礼之后,厅内文武一个个开口都向许安道贺。
转战百里,一日三捷,这个战绩实在耀眼。
虽然战果上未必有之前击败晋军以及契丹军那么辉煌,但胜在说出去更为传奇。
李幼澄更是笑意吟吟的看着许安,每次当她感到绝望彷徨的时候,许安都能给她带来希望,不知何时,也许她自己都没发现,她对许安竟然有了一丝依赖。
许安连忙笑着谦虚了几句。
就在此时,又有宦官通报,说是相里金求见。
“快宣。”李幼澄连忙道。
片刻之后,相里金龙行行虎步的走了进来,虽然年俞七十,但仍然腰杆挺拔,精神矍铄。
“臣,相里金拜见监国。”相里金走上前见礼。
“相太尉免礼,来人,给两位爱卿赐座。”
很快就有宦官摆了两把椅子到了厅内。
唐初之时,宰相级高官上朝就可以坐而奏事。
即使后期随着皇权强化逐渐取消了这种制度,但也有少部分元老重臣能够继续获得殿前赐座的殊遇。
如今李幼澄殿前赐座对朝中重臣以示尊重与拉拢也并不为奇。
许安和相里金谢过之后就坐到了两旁。
李幼澄问道“不知太尉此来,是有什么事吗?”
相里金侧了侧身子,对着李幼澄拱手答道“回殿下,老臣一来是拜见殿下,二来是听说许将军返回潼关,特来与其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如今同州叛军动作频频,华州方面态度暧昧,需得早做打算。”
如今朝堂之内,相里金作为外镇实力派,许安则是朝堂武将之首(宋审虔养伤),是当今朝廷两大军事支柱,如今朝廷若是想要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都绕不开他们两人。
许安随即道“殿下,末将此番回来,也正是为了此事。”
李幼澄点了点头道“原来二位爱卿想到了一处,正巧今日都在,那就一起议一议吧,不知二位爱卿可有什么建议。”
相里金第一个开口道“殿下,如今根据臣所得到的消息,华州、同州之间信使频频,华州方面很有可能已经打算和同州联手抗拒朝廷大军,并且还准备拉上商州。平叛之事已经是迫在眉睫,还请殿下允准出兵。”
“他们已经谈妥了吗?”许安眉头不经一皱,若是让这三州联手,确实是个不小的麻烦。
相里金捋了捋胡子道“暂时还没有,其中商州那边对此事似乎兴致缺缺,至于华州和同州之间也有分歧,主要是军事配合方面无法谈妥,而且老夫听说华州内部也有分歧,并不是人人都想投降叛军。
所以老夫才主张立即出兵,不能再给他们串联的时间。”
许安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殿下,臣也主张立即出兵,不过在商州、华州以及同州方面臣认为需要分别对待。
其中商州方面可以派去使者前去,许以高官厚禄暂时将人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