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1章 古籍中的暗流(1 / 2)

苏云一连几天都泡在内阁大库里。

这地方比翰林院的藏书阁还要陈旧,空气里飘着一股纸张腐烂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他表面上翻阅着一卷卷关于漕运、盐铁的旧案,寻找四皇子贪腐的蛛丝马迹。实际上,他的眼睛却在搜寻着任何与“天库”有关的记载。

大学士张敬之就像一尊石像,每天都坐在大库门口唯一的一张书案后,手里捧着一本古籍,眼皮都不抬一下。

他名为监察官,实为看守。

苏云也不在意,他有的是耐心。

这天下午,苏云从一堆落满灰尘的卷宗里抬起头,走到张敬之的书案前。

张敬之的目光从书页上移开,落在苏云身上,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打扰他清净的后生。

“张学士,学生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苏云恭敬地开口。

“说。”张敬之吐出一个字,言简意赅。

苏云将手里的一卷竹简放在桌上。“学生在查阅《大周水利考》时,发现其中记载,光和三年的黄河大水,决口于阳武。但学生记得,另一卷《光和记事》中,记载同年秋天,京畿有荧惑守心之天象。”

张敬之的眉头动了一下。

“阳武决口,洪水泛滥,数月方退。若真如此,整个京畿都应是一片泽国,夜间水汽蒸腾,何来清朗夜空,以观天象?”苏云的声音很平静,“这两份档案,必有一份是错的。”

张敬之盯着苏云看了一会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波澜。

他放下手里的书,拿起那两份档案,仔細比对起來。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光和记事》是内阁史官亲笔,记录天象,不会有误。”

“那便是《大周水利考》错了。”苏云接着说。

“不可能!”张敬之立刻反驳,“此书乃前朝大儒周正明所著,老夫……老夫钻研此书三十年,从未发现错漏!”

他的声音有些激动,仿佛自己的毕生心血受到了挑战。

“周大学士的学问,学生自然不敢质疑。”苏云不卑不亢,“但他修书之时,引用的地方志,或许本身就有问题。学生以为,真正决口的,并非黄河主干,而是沁水支流。如此,水势虽大,却不至于淹没京畿,也就能解释得通了。”

张敬之彻底愣住了。

他看着苏云,又低头看看那几卷档案,拿着竹简的手开始微微发抖。

“沁水支流……沁水……”他喃喃自语,眼神里有震惊,有恍然,最后变成了一丝复杂的叹息。

“老夫……竟被此事困扰了半生。”他抬起头,看着苏云,“你,很不错。”

从那天起,张敬之对苏云的态度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冷冰冰的看守,偶尔还会主动指点苏云,哪一排书架上,有不为人知的孤本秘闻。

苏云知道,自己算是敲开了这位老学究的心门。

这天傍晚,苏云刚走出大库,就看到徐耀祖在宫门外焦急地等着。

“先生!”看到苏云,徐耀祖赶紧迎了上来,把他拉到一旁的角落。

“出什么事了?”

“李姑娘让我给您带个话。”徐耀祖压低了声音,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好的纸条,“她截到了一封信,是四皇子写给他舅舅,京城卫戍中郎将王虎的。”

苏云接过纸条展开,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

“借兵五百,以备不时。”

苏云的瞳孔缩了一下。

“先生,四皇子这是要狗急跳墙啊!”徐耀祖急道,“一旦朝廷对漕运总督动手,他肯定会借着王虎手里的兵,在京城制造混乱!”

“陛下要收网了。”苏云将纸条捏在手心,化为粉末,“王虎的卫戍营,负责的是城南九门。他若作乱,等于直接掐断了京城的咽喉。”

“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去告诉潜龙大人?”

“不必。”苏云摇了摇头,“天策府肯定也在盯着王虎。我若去报信,反而显得我们无能。”

他沉思片刻,对徐耀祖说:“你现在就去办一件事,去城里最大的几个茶楼,放个消息出去。”

“什么消息?”

“就说,漕运总督李卫贪墨案,查无实据,陛下念其劳苦功高,不日将官复原职。”

徐耀祖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先生是想麻痹四皇子,让他觉得事情还有转机,不敢轻易动手?”

最新小说: 八零港娱:玄学美人救场凶宅成顶流 万道龙墟 转生蚊子,吸哭的校花是女帝重生 八零娇女带娃随军,冷面硬汉哄不停 赌夫为我杀害原配,我带娃逃 长生棺 掏空仇家空间流放,亲爹一家悔哭 继承人小姐对我不太友善 江湖旧梦,剑影梅香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