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走出御书房,身后兵马大元帅赵信那几乎能冻死人的目光,像是芒刺一样扎在他的背上。
他没有回头。
刚被赐下的辅政学士府邸里,徐耀祖和李沐雪已经等候多时。
“先生!”
徐耀祖迎上来,脸上混杂着兴奋和忧虑。
苏云脱下那身扎眼的紫色官袍,换上常服,自己动手倒了杯水。
“京城官场,该动一动了。”他喝了口水,语气平淡。
徐耀祖愣了一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北征要打,但后院不能起火。”苏云将茶杯放下,发出清脆的响声,“三皇子、四皇子和王虎的案子,牵扯了多少人,你心里有数。我要一份名单,所有跟他们有过来往,递过投名状的,一个不漏。”
“先生,这……动静太大了,会不会……”徐耀祖有些迟疑。
“不大,怎么镇得住那些老家伙?”苏云看向他,“我离京之后,他们不找你麻烦,才怪。所以,要在走之前,把他们打怕,打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户部那个烂摊子,也该收拾了。‘以工代赈’的策论,陛下已经准了。明日,我会在内阁提议,成立一个专门督办此事的衙门,直接对内阁负责。”
“我需要一个人,去里面当我的眼睛和手。”苏云的目光落在徐耀祖身上。
徐耀祖的呼吸停滞了一瞬,随即眼中冒出火光。
“先生,我……”
“别说你不行。”苏云打断他,“生意做得了,官场也一样。我要你以户部主事的身份进去,把每一笔钱的流向,都给我盯死了。谁敢伸手,就记下来,连本带利,我们一起收。”
“是!”徐耀祖重重点头,腰杆挺得笔直。
苏云又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李沐雪。
“北边有消息了?”
“有。”李沐雪的声音很低,“燕王的大军已经攻下了边境的三个卫所,速度很快。”
她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条。
“他还散布了谣言,说陛下手中的先帝遗诏是伪造的。他声称,太祖皇帝另有密诏,真正的大周正统,在他北地燕王府。”
“意料之中。”苏云接过纸条看了一眼,脸上没什么波澜,“打仗要师出有名,他这是在挖陛下的根。”
“我们要怎么办?”李沐雪问道。
“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苏云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新纸,“他有谣言,我们有真东西。”
他提笔,写下几个字:《太祖亲书录》。
“我需要翰林院的人,把我们在天库里找到的,太祖皇帝与燕王先祖来往的那些亲笔信,拓印出来,编撰成册,昭告天下。”苏云对徐耀祖说,“让天下人都看看,太祖皇帝是怎么评价燕王一脉的,又是怎么期许他们的。他燕王不是要讲祖宗规矩吗?我们就把祖宗搬出来,看他怎么接。”
徐耀祖领命,匆匆离去。
书房里只剩下苏云和李沐雪两人。
“还有件事。”李沐雪的语气有些复杂,“你那个家……苏家,被抄了。”
苏云握笔的手,没有丝毫停顿。
“苏文投靠四皇子,交了不少投名状,其中就有苏家早年偷税漏税的账本。这次清算四皇子党羽,苏家自然跑不掉。苏文下了大狱,你父亲苏振和你母亲柳氏,现在京城里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听说准备连夜逃出城。”
苏云依旧在纸上写着策论的纲要,头也没抬。
“知道了。”
他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仿佛在听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闲事。
李沐雪看着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就在这时,一名下人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布包。
“大人,府外有个老妇人,说是……说是您母亲娘家的旧仆,拼死送来一样东西,请您务必亲启。”
苏云停下笔,抬起头。
下人将布包呈上,打开来,里面是一封信。
信封上没有字,但已经完全被暗红色的血迹浸透,散发着一股腥气。
是柳氏的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