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一声令下,学子们顿时如出笼之鸟,三三两两地散开,兴致勃勃地沿着山路,开始了他们的踏青之旅。
“顾兄,李兄,咱们走!”
王皓迫不及待地拉着两人,率先踏上了青石板路。
顾铭回过头,看了眼甲班中那一抹清冷孤高的背影,还是随着两位同窗共行。
山路两旁,古木参天,藤萝缠绕。
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清澈的溪流,始终伴在路旁,时而平缓如镜,倒映着蓝天树影,时而湍急奔腾,在山石间撞出雪白的浪花。
越往上走,视野便越发开阔。
行至半山腰的一处观景台,凭栏远眺,只见群山连绵,云雾缭绕。
远处的田野、村庄、河流,都化作了棋盘上的点缀,尽收眼底,令人顿生胸襟开阔之感。
“走走走,顾兄,李兄,咱们去再那青溪边看看!”
王皓兴致最高,再度提议。
溪水清澈见底,光滑的鹅卵石在水波的映照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三人沿着溪边小径,逆流而上。
沿途不时能看到其他学子。
有的人寻了块临水大石,铺开纸张,已在凝神构思诗句。
有的人则站在一棵造型奇特的古松下,对着山景指指点点,高谈阔论。
更有甚者,扯开了嗓子,放声高歌,惊得林中飞鸟扑棱棱四散而去,引来旁人一阵侧目。
李修的目光,则被古道两侧的石壁所吸引。
“你们看,那便是‘青城古道’的题刻了。”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崖壁,神情向往。
顾铭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那斑驳的石壁上,刻满了字迹,或遒劲,或娟秀,历经风雨侵蚀,依旧能看出其不凡风骨。
“前人风采,令人神往。”
顾铭由衷赞叹。
三人继续前行,绕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
一道白练似的瀑布,从数十丈高的悬崖上飞泻而下,注入下方一汪碧绿的深潭。
水珠迸溅,化作蒙蒙水雾,在阳光的折射下,竟是映出了一道绚烂的彩虹。
“好一处飞瀑流虹!”
王皓看得两眼放光,大声叫好。
瀑布旁建有一座古朴的凉亭,恰好可以观赏全景。
三人走入亭中,寻了石凳坐下,感受着水汽带来的清凉。
王皓是个闲不住的,没坐多久,便又跑去潭边戏水。
李修则取出了随身携带的纸笔,将画纸平铺在亭内石桌,开始认真地临摹起来,去完成采风作业。
顾铭望着那飞流直下的瀑布,耳边是震耳欲聋的水声。
水流冲击岩石,发出金石之声,万千水珠散落,又汇聚成流。
这磅礴的自然之力,让顾铭心神激荡,胸中似有万千丘壑。
穿越至今,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前路漫漫,府试、院试、乡试……一座座大山,横亘在前。
而他,便如这溪流中的一滴水,唯有奋力向前,汇入江海,方能不被这时代的洪流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