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铭看着王皓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胖脸,听到他慷慨激昂的赞叹,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微妙的笑意。
这句词,在前世乃是辛弃疾的千古绝唱,其间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壮志难酬,足以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儿为之动容。
他微微颔首,发自内心地赞同,带着一丝追忆往昔的悠远。。
“确是好句。”
可这话落在王皓耳中,却变了味道。
王皓见顾铭神色平静,并未如他预料中那般,露出惊为天人的震撼之色,心中顿时有些急了。
他脸上的狂热瞬间凝固,转为错愕,再化为一丝难以置信的失望。
“就……只是好句?”
王皓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他瞪大了眼睛看着顾铭,仿佛在看一个不识货的木头。
“长生兄,你……你可品出其中真味了?”
他觉得顾铭定然是走神,未曾细品。
顾铭看着他这副较真的模样,有些无奈,却也只能顺着他的话说。
“自然品出来了,沙场秋点兵的豪迈,马革裹尸的悲壮,尽在其中。”
可这番话,非但没有安抚王皓,反而让他愈发急切起来。
“不对,不对!”
王皓连连摆手,胖脸涨得更红了,他将书册在桌上重重一拍,引得邻座几位学子侧目。
他赶忙压低了声音,凑到顾铭跟前,神情郑重无比。
“长生兄,这何止是好句!此句一出,当为传世之作!”
“你看这‘醉里’二字,写尽了主角当下的落魄与不甘!再看这‘挑灯看剑’,一个‘看’字,道出了多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与渴望!”
“还有‘梦回吹角连营’,由实入虚,将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壮志豪情,烘托到了极致!”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点着书页,神情激动,仿佛自己就是那位点评江山的大儒。
“如此风骨,如此气魄,百年难得一见!长生兄,你怎能只用一句‘好句’来评之?这简直是……是对这句诗的亵渎!”
看着王皓痛心疾首的模样,顾铭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感动。
即便只是残句,即便跨越了时空,依旧能在这异世的读者们心中,掀起如此壮阔的波澜。
也不知稼轩先生知晓,又会是怎样的看法?
就在此时,一道清瘦的身影走了过来,在两人桌旁停下。
“志存兄所言甚是。”
来人是李修,他手中也拿着一本崭新的《学破至巅》,显然也是同道中人。
“元明兄!”
王皓见到李修,如同找到了知音,眼睛一亮。
“你也看了?”
李修点了点头,他平日里沉静的脸上,此刻也带着几分难掩的激赏。
“休沐时偶然购得,本以为只是寻常话本,不想竟藏着这等惊世之句。”
他看向顾铭,语气温和地解释道。
“长生兄许是还未曾通读全文,故而未能体会到此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妙处。”
李修的性子比王皓沉稳许多,分析起来也更为条理。
“主角方运,此前一直被族人打压,受尽屈辱,心中郁结之气不得抒发。此句一出,便如龙吟出渊,将其胸中潜藏的万丈豪情,一朝迸发,读之令人感同身受,荡气回肠。”
“没错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