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群醉里挑灯看剑(2 / 2)

“回禀大人。”

小吏放下试卷,小心翼翼地开口。

“这……这几位考生,所用的诗句,似乎另有出处。”

徐渭双目微眯,“何处?”

小吏被他看得心头一颤,连忙道:“此句并非出自经史子集,也非名家诗词。”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

“而是出自……一本时下正在天临府风靡的话本。”

“话本?”

徐渭一愣,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堂堂提学佥事,两榜进士出身,竟被一本市井话本里的句子给惊艳到了?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是。”

小吏见他神色不善,声音更低了些。

“那话本名为《学破至巅》,里面有一段情节,主角在大比之后,面对族人比斗,留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半阕残词,震惊四座。”

“想来……想来这些考生都是看了这本话本,觉得此句雄浑豪迈,又刚好符合考题,便都拿来用了,以求能得个高分。”

“只是他们才学有限,续写不佳,才成了这般模样。”

徐渭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发出一声满含讥讽的冷笑。

科举诗词,化用前人名句,本也无伤大雅,算是一种致敬。

若仅有一人如此,看在那两句残诗确实不俗的份上,他或许会捏着鼻子给个高分。

可如今,一个,两个,三个……竟是蔚然成风!

这便不是取巧,而是投机,是治学态度上的轻浮与懒惰!

徐渭拿起朱笔,面沉如水。

他看也不看那些后续狗尾续貂的诗句,直接在那几份先前被他评为“良”等的卷宗末尾,划掉原有的评语,大笔一挥,改为了一个刺目的“中”字。

下手毫不留情。

做完这一切,他胸中的那股憋闷之气,才稍稍疏解了一些。

他将朱笔放下,端起手边的茶盏,吹开浮沫,轻轻呷了一口,试图平复心绪。

意兴阑珊地,他从那一堆“优”等的卷子里,又随意抽出了一份。

可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卷面之上时,端着茶盏的手,却是不由自主地一顿。

是他。

徐渭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个在号舍内专心致志,浑然忘我的年轻身影。

还有那副让他惊艳不已,兼具帖学秀美与碑学刚劲的字迹。

他心中那份被话本败坏的兴致,重新被提起了几分。

他将茶盏轻轻放下,开始仔细品读这份卷宗。

经义、策论、律法、辞赋……

一路看下来,徐渭眼中的欣赏之色,愈发浓郁。

此子的学问,扎实得可怕。

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却又不止于引经据典,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其独到的思考与巧思,绝非死读书的书袋子。

尤其是那篇论“黄河水患”的策论,立意高远,措施详实,许多见解,便是他这个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都感到眼前一亮。

不错,当真不错。

此子若能保持下去,未来必成大器。

徐渭在心中默默颔首,已然将其列为此次府试案首的有力人选。

他怀着一丝期待,将目光移向了最后的诗词部分。

然而,只一眼,他脸上刚刚浮现的笑意,便瞬间凝固。

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骤然一缩。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又是这一句!

一股难以言喻的失望与恼怒,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徐渭心中刚刚燃起的欣赏之火,浇得一干二净。

怎么连他也……

难道这等天资出众的学子,也免不了俗,要用这等市井话本中的句子来投机取巧吗?

一股被欺骗,被辜负的感觉,涌上心头。

徐渭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他甚至懒得再看后面的内容,想也不想,便要提笔在卷末批下一个“良上”。

即便此卷的前半部分,足以在所有考生中稳稳地拿到一个“优”等。

但他就是要给此人一个教训,让他明白,为学之道,容不得半点虚浮与投机!

朱笔蘸饱了墨,悬于卷上,即将落下。

可就在此时,他的余光,却下意识地瞥见了那石破天惊的两句之后,紧跟着的下一句。

只一眼,徐渭整个人,便如遭雷击,彻底愣住了。

那即将落下的笔锋,也硬生生地停在了半空。

一滴殷红的朱砂墨,从笔尖滴落,在雪白的卷面上,晕开一朵小小的、刺目的红梅。

而他,却浑然不觉。

口中呢喃自语。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最新小说: 一觉醒来三年后,七零长姐凶又甜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咸鱼外室的躺赢日常 手撕绿茶剧本,姐姐杀癫了 我命由我 学习赚钱两不误 大学哪些事 从武林门派到长生仙门 穿成KING?开局直面疫苗人! 帝国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