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多收到对方几份稿子,咱们杂志改成单月刊的计划就能早日提上行程了。”
一旁早到的编辑解释道,言语中少不了几分羡慕。
编辑手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作家,刘庭化这小子,上回挖出了个郑渊节,原本想着他“气数已尽”,谁曾想居然又挖了个徐峰出来。
有着这几张王牌在手,这小子未来真的是顺风顺水啊!
反应过来的刘庭化也是面露喜色,随即准备把读者寄给徐峰的信统一打包转交过去。
这种邮寄方式的计价是按重量分段来的,本埠每20克0.04元,外埠的会更贵一些,而这笔钱也将由杂志社统一报销。
只是才整理到一半,主编金近便让他进办公室找他。
刘庭化心里有了猜想,果不其然,主编找他确实是跟《黑猫警长》有关。
本次发行后的数据和反响,金近都看在眼里,他先对此进行了强烈的肯定,随即又开口问道。
“你上回去找徐峰,他有提到新稿子的事吗?目前我们儿童文学领域的新起之秀实在是太少了,像徐峰这样的人才,我们绝对不能错过啊!”
虽然自从《儿童文学》复刊以来,的确有不错的年轻人冒出头来,但目前还没有见到能真正扛起大旗的好苗子。
而在金近看来,这个徐峰,倒是很有机会。
聊到这个,刘庭化有些尴尬,不过还是把对方的话转述了一遍。
“从我跟他的聊天里我能感受得出来,他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因此想要创作其它类型的文章也在情理之中。”
儿童文学作家的知名度,社会地位,从客观角度上看,确实是没有那些严肃文学的作家高,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当然不会拘束在这一方天地里了。
听完回答的金近点点头,虽然他很希望对方能在儿童文学领域继续深耕,只是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不可能去干预作者的创作方向。
因此只能尊重对方的意愿了。
不过金近还是决定书信一封,鼓励他在有好的灵感时,能继续给他们《儿童文学》供稿,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正面影响!
……
这些事情徐峰都还暂且未知,此刻他正待在宿舍里,看着手上拿着《未名湖》创刊号的刘振云,在那吹着牛逼。
没错,筹谋许久的《未名湖》,在今天终于发布了。
这期一开始只印发了500份,原本还担心会不会卖不出去,谁曾想两个小时不到便已售罄,听说目前已经在加印了。
而得益于刘振云在上边投了稿子,杂志社给他发来了一份,因此409的同学就不用跟大家一样去外边抢着买了。
刘振云先是拿着杂志在那吹了一会牛逼,随即这才扔给大家,让他们传着看。
赵侯本来是想自己去买一份来看的,奈何没抢到,又按耐不住性子,因此此刻只好低着头接过来。
扫了眼目录后,装作不经意的样子,翻到了《瓜地一夜》,也就是刘振云这回投的那篇稿子。
他就是想看看,对方写得到底有多好,凭什么自己的被刷下来了,他的反倒过了!
不过这一看,还真是一个不吱声!
《瓜地一夜》讲的是生产队种瓜本为卖钱,但700多斤西瓜却被预留送礼给公社。
负责人老肉与队长沾亲带故,安排专人看守瓜地。
而村民李三坡因母亲病重想吃西瓜,被迫偷起了妻子提前藏在豆地的漏网之鱼,却被罚款15元。
整体内容符合当下伤痕文学的思想潮流,同时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冷峻的白描与权力结构的剖析。
虽然笔力尚且还有些青涩,但的确算得上是一篇佳作。
即使是带着鸡蛋挑骨头的心理来的赵侯,此刻也不敢拍着胸膛说自己写的文章比对方更好!
他也只能无奈地把杂志递给其他人看。
而不怎么着急的徐峰,并没有选择一同围观,而是坐在了书桌前,看起了朱霖的最新来信。
“小峰你好:今天正好在书店看到了最新一期的《儿童文学》,便买了一份回家阅读,你的《黑猫警长》写得很好……”
两人这半个多月已经来回书信了两三次,而在称呼上,朱霖姐终于找到了折中的办法。
用“小峰”来进行替代,这样不远不近,刚好符合当下的关系。
而看完信封的徐峰则是露出了笑容,心里估摸着再过段时间,就可以约对方出来玩了。
反正在同个城市,相隔不远!
而等到《山楂树之恋》过稿后,他还打算回家一趟,由于母亲宋莹不识字,而自己这段时间的改变也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因此还是回去当面说清楚比较好。
要是在什么都不说的情况下直接寄钱回去,也怕惊吓到她。
而且回家后还能顺便把乡亲们资助自己的钱给还上,以及想想有什么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到乡亲们的东西!
把朱霖的来信收起来的时候,徐峰突然又想到《黑猫警长》发布后,不知道有没有书迷给自己写信!
听说这个年代的书迷还是挺疯狂的,有的甚至会在来信里放现金或者粮票。
对于这种新奇的“打赏”方式,徐峰还是挺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