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徐峰收到了朱霖姐的来信,看到了她那句“如果你需要的话,我愿意成为你的第一位读者”!
看着如此暖心的话,徐峰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果然,还是会示弱的男人最好命。
要不是他这回故意示弱,一向严肃正经的朱霖姐又怎么会说出这种话来。
很快,徐峰便写好回信,一方面感谢对方的鼓励与支持,表示自己已经重整旗鼓,转投《收获》试试了,另一方面,他问对方这周有没有时间,要不一块去中山公园逛逛!
前面铺垫了那么久,这回相约,大概率能成!
与此同时,徐峰估摸着自己前几天邮寄的手稿应该已经到了魔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复。
他打算等《山楂树之恋》有了结果,便回三水村一趟,把乡亲们的钱给还了,顺便帮助家里改善一下经济状况。
他到现在还记得,那天小妹为了给自己省路费,连红薯都不舍得吃的场面,想来鼻子依旧有些发酸!
……
徐峰给《收获》投稿的时间是在10月6日,而在10月11日的时候,他的手稿出现在了李小琳的工位上。
说李小琳大家可能不认识,但她父亲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他就是巴老,眼下《收获》的主编。
跟先前在《十月》时一样,徐峰的信封由于厚度,因此一眼就被李小琳注意到了。
她看着信封上的地址和名字,在脑海里思索着这人的由来。
此刻的徐峰虽然已经在《儿童文学》上发表过文章了,但知名度还是太低,因此李小琳并没有想出来他到底是谁。
难道是新人作者?
也不知道是学生还是老师?
李小琳摇摇头,随即打开了信封,决定先看一看再说。
工整的的字体让李小琳对这部《山楂树之恋》的第一印象不错,很快她便聚精会神,从头看起。
而这一看,她便被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
《山楂树之恋》在当下绝对属于逆潮流的存在。
它的时间点定在特殊年代,但它并没有以此做文章。
它讲爱情,但它也只讲爱情。
它可以往伤痕文学上靠,但它却偏偏不往上靠。
这些都造就了它特别的存在。
当初它是因为这点才被《十月》拒之门外,而此刻它却也是因为这个,让李小琳心中泛起了波澜。
当她意识到这部作品并非是所谓的伤痕文学时,她居然觉得有些庆幸。
这两年伤痕文学发展得实在是太过火热了,火热到大家离开了苦难,好像就都不会写作了一样。
但李小琳并不喜欢这样,她一直谨记着《收获》创刊时所说的“百花齐放”。
她觉得需要有那么一部好作品问世,让所有人都明白,其实不写苦难,我们也可以写出好故事的。
而眼下的这部《山楂树之恋》,貌似就很符合。
虽然李小琳目前仅看了三分之一,但她喜欢上了这个故事。
她喜欢它清新的文风,细腻的文笔,喜欢里边充满人格魅力的老三,她希望老三能够如愿和静秋在一起,希望这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