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绝对是一部经典且具备跨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它直击了人类内心的三大软肋,梦想,亲情和死亡,并提出了“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这一新颖而富有冲击力的观点。
它的价值早已突破了儿童文学原有的上限。
它缓解了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害怕,它让我们明白,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当你停止呼吸,心脏不再跳动,你在生物学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当你下葬,亲朋好友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着你在这个社会不复存在。
而最后一次,当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给忘记时,那么你也就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我想我现在会把它列入到每个人此生必看的书籍清单里边……”——《〈寻梦环游记〉:每个人必上的死亡教育课》
1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这篇文章,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寻梦环游记》的赞美之情。
而《寻梦环游记》的热度,也随着这次的报道被彻底推上了高潮。
要知道目前《人民日报》的发行量可是超过了六百万份,覆盖人群绝对超千万。
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如果说之前徐峰这个名字只活跃于一部分读者群体里边,那么经过这次报道后,许许多多华夏人都知道了有个叫徐峰的年轻作家。
也知道他曾经提出过“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这一观点。
他的知名度就此跃升了好几个级别。
……
三水村地处偏僻,得到消息的速度的确是要比大城市慢一些,但过了两天,《寻梦环游记》登上《人民日报》的消息终究还是传到了这里。
王满银一如上次那般,拿着报纸站在椅子上,享受着成为人群焦点的滋味。
“我跟你们说,徐峰这回写的文章可不得了啊,《人民日报》啊,都登上《人民日报》了……”
底下的乡亲们同样议论纷纷,语气里满满都是对徐峰的称赞。
“打小我就知道徐峰这孩子行,当年我看过他的作业本,那叫一个勤奋刻苦,当时我就知道这小子未来肯定有出息。”
“我跟你们说,当年徐峰出生的时候,天上刚好划过流星,这可是文曲星下凡的征兆啊!你看,现在他不就成大作家了嘛!”
“徐峰这孩子真不赖,给孩子们买了那么多书,文具,俺家孩子要是以后能像他一样上个北大就好了。”
“你当考北大那么容易啊?人家那是文曲星下凡,咱家那几个瓜孩子,等着烤番薯得了!”
上回徐峰给黄忠实留了10块钱,让他得空就去买点书本文具送到小学里边去。
黄书记这人品格确实是没得说,不是个爱占功劳的,把东西送到后,专门拿着那张带有徐峰照片的《京城日报》报纸,挨个给孩子们看。
“这是咱们三水村的徐峰,徐作家给大家买的,大家要记得他,感谢他,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好好学习,个个都考上好大学。”
孩子们回家后,自然就把这个消息讲给了家长们听。
得知徐峰居然偷偷给孩子们买了这么多东西,乡亲们心里也生出几分感激之情来。
因此此刻对徐峰,更是赞不绝口!
老实讲,也就是现在是1979年,而不是2019年。
不然靠着《山楂树之恋》把三水村搞成旅游景点,徐峰高低也得整个三水王当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