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得了赏,月宁以为白娘子马上就要遭殃了,却没想到一周过去,人家还好好的,照常说笑、上工,仿佛无事发生。
当然,灶房的伙食也还是那么糟糕。
期间有人不满,冲白娘子抱怨,白娘子就摆出一副自己也没办法的模样,说有什么不服,别跟她讲,去找主子讲。
底下人不敢去找高娘子,自然就歇了声。
月宁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是高层在过招,她不关心也不瞎打听,埋头做自己的事。
谷婆婆教给她的两道菜,她没花几天就彻底学会了,回家做好以后拿给谷婆婆尝,惹谷婆婆一顿夸,直说她有天分。
上辈子做社畜那会儿,她一周上六天班。
周日休息时的娱乐方式,就是睡一整天,然后傍晚买一堆食材回家,按照菜谱做一顿饭,美美犒劳自己一番。
所以做饭这件事,对她来说的确不难。
今年的冬天来得挺早,九月底的朔风吹走最后一片枯叶,天空阴沉沉,一片灰蓝,看着像要下雪。
雀梅缩在灶膛边唉声叹气:“今年府里估计是不会发冬衣了,你说咱咋这么倒霉?”
她之前听人说,府里每到九月,就会给下人们发冬衣。
她盼星星盼月亮,可马上这都快十月了,快下雪了,还没个信儿,估计是够呛了。
“饭都舍不得给点好的,还指望发衣裳呐?”月宁缩着脖子,小声吐槽。
本来计划好的,她自己做一件棉袄,府上再发一件,两件可以换着穿。
现在可好,连件换洗的都没有,好在她这件是发暗的淡黄色,耐脏,还能勉强凑合。
月宁伸手摸摸雀梅的衣裳,关心道:“你换厚袄子穿吧,我看这天儿像是要下雪呢。”
大冷的天,雀梅现在还穿着秋天的衣裳,仗着人瘦,在里面穿了三层,可再怎么多穿,也不敌棉袄暖和呀。
雀梅咬着下唇,磨蹭半天,才期期艾艾小声道:“月宁,我那袄子有点不合身,能不能拜托你姑姑帮我改改。”
“我打听过了,外面绣坊改一回要十文,我按这个价给,不叫你吃亏……不过得等过几天发月钱才行,先赊着,成不?”
她在家里排行老三,上头还有俩姐姐。
家里穷,人又多。从小到大都是捡姐姐们剩的穿,大姐穿小的给二姐,二姐穿小了又给她。
这次带进府的冬衣也一样,是姐姐们不穿的旧衣裳,松垮垮的,还打着补丁。
从前在村里也穿穿也就算了,可进了府,她多少是要些脸的。
平时画眉那破嘴就吐不出啥好话,要是把那不合身的肥袄子穿到灶房来,不知道要被怎么嘲笑。
听说府里会发冬衣,她是日盼夜盼,越盼越心凉!想去外头把袄改改吧,可手里一共就剩十几个子儿了,总不能全拿去改衣裳。
不得已,这才厚着脸皮同月宁开口。
“这有啥的,晚上我回去跟姑姑说一声,你拿着袄子过来就行。”月宁一口答应。
自己在姑姑面前提过好几次雀梅,姑姑知道她俩玩得好,肯定会帮这个忙。
不过她没跟雀梅客气,没说什么你别给钱了这种话。
要是她自己帮雀梅改,肯定不要银子,但是干活的是方姑姑,她不能让姑姑白忙活。
晚上,雀梅抱着袄子来到东下人院,月宁在门口接她。
进到方家,方姑姑正在炕边绣香囊,见到跟在月宁身后的雀梅,微笑着招手。
“是雀梅吧?常听月宁这丫头念叨你,今天总算见到了,长得可真俊。”
雀梅脸蛋微微发红,规规矩矩问好:“姑姑好,今天要麻烦姑姑了。”
方姑姑笑着摇头:“不麻烦,顺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