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宇点头,有些感激的道:“今天多谢你了。”
“等二郎的身体好起来,咱们再话家常。”
郑清书笑着摆了摆手,抬脚朝着外面走去。
钱嬷嬷跟在她的身后,对着她道:“大姑娘,你今天不该出手的,要是今天的事情传出去,您的名声就坏了。”
郑清书脚下的步子不停,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嬷嬷,那是一条人命。”
她说完俩人朝着外面走去。
风悄悄的吹过,带着刺骨的寒意,在这一刻,仿佛又多了一份温暖人心的热气。
钱嬷嬷看着郑清书的侧脸,看着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为她镀了一层金光,好半晌才念念自语道:“是啊,那是一条人命。”
从郑家出来,郑清书和钱嬷嬷俩人直接去了老陈的面摊,已经过去饭点,这个时候面摊跟前却还是站满了人。
老陈在看到郑清书的瞬间,双眸变得明亮了起来,他胳膊夹着拐杖迎了过来,热情的道:“我还以为大姑娘不过来了呢,正和几个老伙计商量着,让他们先回去等消息呢。”
郑清书笑着解释道:“出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事,这才来迟了。”
说完她的视线朝着一旁的人看了过去,嘴角含笑道:“我把配方给拿了过来,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是没有问题的话,明天就开始采买。需要多少银子,就让人给我捎信。”
老陈笑的牙不见眼,他对着郑清书点头道:“好好,我一定好好的操办。”
他说着接过郑清书手里递过来的东西,只一眼脸上的笑容就慢慢的收敛了起来,他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大姑娘,这东西真的能用?”
泥炉,砂锅,这两样价格不便宜,但是也能买得起。
而羊杂,牛杂,猪杂这些东西,能吃吗?
就是能吃也带着一股子怪味,基本上没有人要,要是拿出来卖钱,不是要被人给骂吗?
除了这些就是鱼,鱼在码头上都有。
最主要的是好好的桌子要掏洞,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郑清书看着老陈脸上的表情,笑着道:“你就放心吧,这都是必须要用的。”
说着她对着老陈问道:“我之前让你找的辣椒和各种香料,你找到了没有?”
国公府里的东西不少,但是国公府里的东西属于关中,她不能动。
只能让老陈去购买。
老陈闻言,面色有些为难的道:“买了一部分,还有不少咱们这边没有,我托人打听了一下,在巴蜀地区就有。”
“我也在找那边的商人,要是能找到的话,就能和他们合作。”
郑清书笑着点头道:“老陈叔,那你就先忙着,我等下次来的时候带着东西过来,让你们尝尝这火锅如何。”
郑清书把图纸放下,就和钱嬷嬷往回走。
一上马车,她就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
钱嬷嬷看着郑清书闭着的眼睛,心中警铃大作,这样安静的大姑娘,怎么让她有种暴风雨要来的感觉?
她不会是想要回去之后找大小姐的麻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