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清晨。
京城,皇宫。
金銮殿上,死一般寂静。
文武百官垂首肃立,眼观鼻,鼻观心。
龙椅之上,大夏皇帝夏渊庭面无表情。
他能感觉到,今天的朝堂,气氛不对劲。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味道。
果然。
三通鼓响过,户部尚书王振,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手持象牙笏板,躬身出列,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大殿。
“臣,有本要奏!”
夏渊庭眼皮都没抬一下。
“讲。”
“臣,要弹劾钦差大臣,林清墨!”
王振的这句话,像最后一片雪花,落在即将雪崩的山顶。
满朝文武,瞬间骚动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王振的身上。
王振的脸上,带着一种悲愤交加的“正义感”。
他从袖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高高举过头顶。
“林清墨奉旨巡查江南盐运,本该为国分忧,为民除害。”
“但他却辜负了陛下的圣恩!他知法犯法,贪赃枉法!”
“此人,在扬州大肆索贿,中饱私囊!这是扬州盐商李二,冒死呈上的证词!还有林清墨亲笔所书的索贿信件!请陛下御览!”
一名太监,快步走下台阶,从王振手中接过奏折和所谓的“证据”,恭敬地呈到了夏渊庭的御案上。
王振的声音,还在继续。
“林清墨此举,丢尽了朝廷的脸面!败坏了钦差的威严!恳请陛下,立刻下旨,将此等国贼就地革职!押解回京,明正典刑!”
他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义正辞严。
好像他才是那个一心为国,痛心疾首的忠臣。
他的话音刚落。
琅琊王氏出身的御史大夫,立刻站了出来。
“臣,附议!林清墨身为钦差,竟与盐商勾结,索要巨额贿赂,罪大恶极!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紧接着,另一个世家出身的官员也站了出来。
“臣,附议!此风不可长!若不严惩,天下官员将如何看待朝廷法度?”
一个。
又一个。
转眼间,朝堂之上,超过半数的官员,都站了出来。
他们就像是提前排练好了一样,口径出奇一致。
声势浩大,咄咄逼逼。
那股强大的压力,如同雪崩一般,朝着龙椅上的夏渊庭,席卷而去。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要皇帝,立刻下旨。
把林清墨,这个他们眼中的钉子,彻底钉死。
夏渊庭的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
他只是缓缓拿起了那封所谓的“亲笔信”。
打开。
信上的字迹,确实是林清墨的风格。
那枚私印,也看不出任何伪造的痕迹。
盐商的证词,更是写得绘声绘色,细节详尽。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案子,看到这样“铁证如山”的证据,他恐怕早就下旨抓人了。
但是。
夏渊庭的眉头,却在不经意间,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的心里,根本不相信。
他看人,一向很准。
林清墨那小子,是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他的骨子里,充满了读书人的那种清高和执拗。
这种人,你说他会为了理想,不惜得罪满朝权贵,夏渊庭信。
但你说他会为了区区五万两银子,就蠢到留下这种亲笔信当把柄?
夏渊庭第一个不信!
这封信,假的过分了。
这整件事,都透着一股子“完美”的诡异。
完美到,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好的陷阱。
他的目光,从那些“证据”上移开,扫视了一圈底下那些义愤填膺的臣子。
王振。
琅琊王氏。
还有其他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
呵呵。
夏渊庭的心里,冷笑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