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外卷二(1 / 2)

vip卷 外卷二

第三章男人

“改名?”女人又愣了。自己连大名都没有呢?而男人却要改名了,读书人和乡下丫头真是不能比呀。

“我的名就不改了,还叫云,但是字得改,改为戎——衣。”白戎衣微笑着等待女人的附和。

可是,没想到女人拒绝了,而且分明有些急了:“相……,这可不行。公公说过,你的字——晓天中间的那个晓字,可是祖宗早就留下来的辈分,是绝对不能改的。等过两年,你还要回白家村上族谱呢?我虽然不识字,但也知道这……这绝对不行。”

“我这是改字明志。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他站了起来,走到窗前,猛地推开窗,一缕阳光射了进来,整个人顿时变成了金色,在女人眼里宛若天神一般,声音阴阳顿挫,铿锵有力,女人虽然听不懂,但是心中还是多了一股莫名的昂扬的情绪:“至于族谱……如果实在不行,那族谱上的字就不改好了。”

“相……”女人也忍不住站了起来,说惯了相公说顺嘴了。

“以后你就称我戎衣吧。”

“这样行吗?”女人有些迟疑。

“我说行就行。”

女人犹豫了一下说道:“要不,我称呼老爷吧”

清末的规矩,他实在不明白,不过还是有了一种挫败感,一时间有些无力:“好吧,随你。”

“老爷,能给我起个名吗?”女人的眼中满是期待。

“起名。嗯、好。我的戎衣来自杜子美的诗,那就一事不烦二主了。起个什么呢?……”在女人无限的期盼和景仰中,他沉思了很久忽然叫道:“有了。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你叫春衣吧。希望你的人生永远都是春天。”

他的话还没说完,女人忽然激动的大叫起来:“柳春衣,白柳春衣,我终于有名字了。”那明亮的大眼睛上再次盈满了泪水,不过这次是激动的。

女人几乎是狂呼着冲出了门,就听得她在院子里大喊大叫:“我终于有名字了。”然后就是一阵丁丁咣咣的敲门声:“大毛、小黑,我有名字了。”

始作俑者却还站在那里,半响回过神来,嘴里还自言自语:“没搞错吧。杜子美的诗这么多,我记得的也不少,怎么会给她起这么个名字。白戎衣、柳春衣,都是衣,难道这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他迎着阳光望向天际。太阳刚刚升起,还没有给大地带来多少热量。但是它的明亮却不可小觑,只一瞬间,就耀的他眼睛里尽是泪水。

太阳升起来了,这是新的一天。对于白戎衣来说,如此。对于柳春衣来说,如此。对于这个时代,亦如此。

因为大家都听说官府去调米了,所以虽然限了价,但是买米的人还是不多。大家都指着过几天米价继续跌呢?各家米号甚至米行都是惶惶然不大敢再进多少米了。

到的快晌午的时候,女人又听说闸北那边有人抢米,说得活灵活现,米号老板的名字都说得清清楚楚,这把女人新得名字的喜悦冲得干干净净。一夜未睡的困倦涌上头来,心中无比的彷徨、倦怠。

吃罢中饭,上午补了一觉的白戎衣提议干脆关了门歇半天。女人想想也就同意了。接着他又提议去江湾看看。女人也同意了,并让大毛套了车。

在前世,白戎衣到过上海,还和朋友去看过遗弃的江湾机场。虽然都是匆匆的过境,但是还是有些印象的。

江湾镇位于公共租界虹口的北部,所以女人提议从租界里穿过。他当然没什么意见。

上海自然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街道要窄的多。只是人也多,看起来似乎很热闹。满街都是大辫子,牛马车来来往往。看着看着,他越发的多了几分失落。

进租界的时候,他很有几分提心吊胆。不过,几名印度阿三倒也并不如传说中的那样跋扈,简单检查了一番之后,挥手让他们走了。女人告诉他,阿三们主要是查有没有武器,在租界里没有洋人的特许,不说枪械了,就是携带刀剑也是不允许的。所以租界里的治安要比南市好的多,这几年里租界是越发热闹了。白戎衣听到这里,很有几分不舒服。

途中,女人说要去百老汇路买些呢料。19世纪末,欧风东渐,崇尚西服者增多,呢绒销路也是越来越好。即便是不做西服,也有许多人买了呢绒去做成衣。白戎衣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呢,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马车路过蓬路的时候,白戎衣忽然听见一声嘹亮的公鸡的鸣叫。顺着声音揭开帘子看去,大喜,连忙叫着大毛停车。然后不等停稳,就跳下车,向前奔去。

柳春衣本来是靠在马车上打盹,确实有些累了。但车一停,她就醒了。看着男人跳下车,她也赶忙跟上,别看她是小脚,跑起来倒也没慢多少。

男人跑到一个洋婆子的身边停下了。

那洋婆子金发碧眼、颧骨深陷,个子也高,仅比男人矮了少许,腰间围着件大白裙。左手端着一小盆麦麸,边上还围着几只鸡。虽说上海开埠以来,洋人渐多。柳春衣到上海后八年来见过的洋人起码也过百了。但是她总是觉得洋人就同鬼魅一般,幸好这不是晚上。男人为什么要主动去招惹这洋婆子呢。

她虽然不认字,但是还是知道规矩礼节的。所以快到男人身边时,她放慢速度,缓缓地走去。

“天啊”男人竟然会讲鸟语

男人双手挥舞,唾沫横飞。虽说她完全听不懂,但还是能感觉男人的语速奇快,显然男人的鸟语非一日之功。

洋婆子一开始只是在听,尔后摇头,轻皱着眉。

豆市街不在租界,还从没有洋人到白记买过东西。而她也从来没有站得这么近的看过洋婆子,眉毛是眉毛,眼睛是眼睛……嗯,五官都有,丑是丑了点,不过看起来洋人也是人

洋婆子终于笑了,腰肢还夸张的扭动着。

狐狸精女人暗骂了一句。

然后,男人转过身来对她说道:“身上有二十块大洋吗?”

女人气呼呼的坐在马车上,不吱声。呢绒也不买了,马车直向江湾镇而去。

二十块大洋,买了十只鸡!女人心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可是偏又不能说不。因为每回回娘家的时候,阿姆(母亲)都反复叮咛要她在夫家切莫任性。又说这男人最好的就是面子,尤其是在人前,这是顶顶重要的事。虽然她心里百般不愿意,但是也不敢让男人在洋婆子面前没了面子。难道男人是被那个洋婆子骚狐狸勾引得动了心。可那洋婆子可是丑的跟鬼似的呀

“心痛了”白戎衣笑嘻嘻的说着:“有意见,你就说嘛,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你是老爷,我哪敢有意见”女人愤愤地说着。

“看你嘴巴撅的老高的样告诉你吧这可是莱克亨,咱可算买到金凤凰了。以后你就等着数钱数到手抽筋吧”白戎衣说完还感慨了一句:“真是没想到这个时代就有莱克亨了,捡到宝了、捡到宝了。”

“来……什么?不管是来什么,它总不会下金元宝吧?现在市面上一等的浦东鸡六、七斤重的,一块大洋也能买俩只半,如果是六等的蚌埠鸡那差不多能买五、六只呢?”女人说到这里全身都在抖:“这……真是败……败家呀”说完之后,才觉得不对,可是话已出口,收不回来了,于是尴尬的望着男人。

没想到男人倒是不急不恼,徐徐的说道:“鸡和鸡是不同的,这鸡可不是吃的肉鸡,莱克亨可是有名的蛋鸡。我想在这个时代,它应该是品质最优良的蛋鸡了吧”

“蛋鸡?”女人听的不太明白。

“所谓蛋鸡,就是指生蛋非常厉害的鸡”白戎衣说完发现女人还是一团浆糊的样子,不由得感叹:这没文化可真可怕。于是又问道:“你养过鸡吗?”

女人点点头:“小时候养过。现在大院那边也养了十几只鸡,农忙的时候过去我也过去帮帮九叔。”

他知道她说的大院就是指江湾那边的宅子。江湾那边虽然白家有房有田有地,离铺子也算不得太远。但是店里有生意,还是不能天天过去。所有在那边雇了两长工。一是种田种棉花,二是照看宅子。九叔就是其中的一个长工,他是白家的远房族人,算起来他本该叫叔爷的。不过,因为早已出了五服之外,又是白家的长工,所以女人一直叫他九叔。

“那我问你你所养过的鸡中,最多的一年能生多少蛋?”他兴致勃勃地问道。

“啊?”这个问题的确把女人难倒了。虽然她不识字,不过平常生意时的一些小帐她倒还是算得挺清的,所以数她倒还勉强会算的。但是平常人家谁会去统计自家的鸡一年生了多少蛋?她想了半天,最后说道:“一年多少,没算过。不过,一般的鸡都能三、四天生一个,多的也就两、三天生一个。有时也能一天一只。一般春天、夏天生蛋多一点,秋天、冬天生蛋少点。”

女人一边说,他一边点头,一边笑:“别的鸡呢,我不知道,但是你刚才说的浦东鸡也就是九斤黄我却很清楚。它算得上是顶好的肉鸡了。但是生蛋却不怎么样。如果散养的话,一年也就百十来个,就算是喂饲料,细心照顾,也只能一百三十来个。可是莱克亨就不同了,一般的散养也能一年下个两百余个,饲养得法的话,一年两百五、六十只也很平常。有些特别优良的一年三百只也是可能的。”

“三百?那不是差不多一天一只?一只蛋差不多十文钱,一年三百只那就是三千文,两块多大洋这就是说半年就能把本钱拿回来了。”虽然男人的话有些她不明白,但女人的嘴里已经算开了。

“不能这么算。”男人笑得有些诡异:“咱们一开始鸡太少,不能卖蛋。一个蛋一般二十一天就能孵出鸡来。我们现在买了七只母鸡、三只公鸡,另外还有二十三枚蛋。七只母鸡一个月最少能生一百五十只蛋,孵化率百分之八十应该能做得到。出生后公母的比例按一半算好了。那就是一个月60。这60只小母鸡最迟三个月后也能生蛋了。”男人说到这里,以右手食指为笔,左手掌为纸,算了起来:“如果按这样算,那二十三枚咱们买的蛋不计算在内,粗粗算来半年后我们就能有蛋龄母鸡187只,一个月能产蛋4114只。这还不包括还有一百多只成年公鸡可以卖掉,此外还有四千多只孵出的小鸡。”

女人有些不信:“一斤蛋市价八十文,一个月4114只,那就是差不多29块大洋。”

“我们如果一直只孵不卖蛋的话,到了第七个月就能月产出将近两万只蛋呢?再往后,我现在就算不出来了。”

“两万?那不是快赶上咱们一家米号的利润了?”

“这还没算现在的这23枚蛋呢?威廉夫人说了。她朋友们那里也养了一些,都是喂着自己吃的。大约有几十只。她会帮我联系,再卖些给我。”

男人的话让女人快发疯了。当然是乐疯了:“老爷你没算错吧,赚钱也太容易了吧?鸡吃的麦麸也不值什么钱。”

“容易?其实一点不容易。而且要保持这么高的产蛋量光喂麦麸可不行。还得保持相当多的精饲料。玉米、麦麸、豆粕、鱼粉、贝壳粉、骨粉、石粉,碳酸氢钙、植物油、盐。这些可都是要钱的,再说要养那么多鸡,肯定还得请人。养这么多鸡肯定需要建鸡舍,还要长期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要定期消毒。这些可都要钱的。不过,开养鸡场还是很赚钱的。具体的利润我现在算不出来。但是按照这个市价我估计最少有30 的利润。当然如果我们将来养的数目多了,鸡蛋价格肯定不会还有这么高。”

“玉米可不便宜。”女人的头又大了起来:“这鸡吃的都快赶上人了。”

“要想马儿跑的快,怎么可能专喂草呢?”

女人终于从发财的疯狂中清醒过来,疑惑的望着他:“老爷,你怎么会养鸡?”

“我从……”白戎衣脱口而出两个字后,立刻止住了。他本来想说:我从小跟着我爷爷养鸡,有什么好奇怪的。小时候,我爷爷就是养鸡万元户,到我初中的时候,我爸更是直接办了个大型的养鸡场。不过,他很快想起了他现在的身份。

“我从书里看到的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白戎衣的背上全是汗,不过脸上却看起来轻松无比,他眉毛挑了一下,做豪情万丈状:“往日里我是专注于科举,所以才对生意上的事不在意。可是这不代表我不会赚钱。既然现在仕途走不通了,那我就做个大商人吧我的漫漫商道就从这小小的鸡蛋开始吧”

最新小说: 被揍就能变强 神宠又给我开挂了 男人使用手册 谁来治治他 每天被迫和九千岁秀恩爱 八零媳妇又甜又飒 八零福气俏农媳 生存世界的富一代 你的来电 穿越之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