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云州物语 > 231——232 大坂筑城

231——232 大坂筑城(1 / 2)

231

天正十一年的春天是个不错的好时节。

在摄津国的东城郡西部的大坂湾,幕府的执权明智小五郎开始在这里修建一座规模大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豪华城堡。

此地四面河川环绕。北边的加茂川、白川、桂川、淀川和宇治川在此处汇集,形成一条大河,而东南的道明寺川和大和川也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船只在河中来往,甚至有大明国、南蛮和朝鲜的船只出没。

这个地方的海浪波涛汹涌,在航海业还不算发达的古代,人们将这里称为“难波”或者“浪速”。

平源相争的时候,这里曾经是平氏军阀的大本营织田信长把居城迁到大坂,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回归?

大约五十年前,本愿寺八世圣僧莲如上人在这个船只来往频繁之处,开辟了一处专修的道场石山御堂(本愿寺)谁也不会认为这是武人的城池。

起初这里被称为难波,但后来聚集于此的人开始称之为大坂御坊,慢慢地,“大坂”成了此地的地名。

修建大坂城的费用之高,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织田信长给我的,承担第一期工程的十万两银子,我估计也不一定够用。

目前修筑城堡的工人已经达到了万人,这个人数明显不够丰臣秀吉修建大坂城的时候,劳工的人数已经突破八万了!

还有建筑材料的问题,自从过完年之后,近畿就下起了没完没了的春雨,这让运送石料和木材的道路都变得泥泞不堪,崎岖难行。

总之啊,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难题。。。。。。

到了三月份的时候,我利用一次茶会的机会,与大坂的商人们见了一面。

咳咳,虽说是茶会,但我们所有人都清楚修建城堡是需要钱的,这群人就是负责掏钱的金主啊!说来有些不可思议啊。

尽管我上台之后在家中实行了一系列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

算上今年,担任家督已经三年了,但我没有跟日本国内任何一个大型的商业集体有过直接的接触以前这种事情都是交给明智长安来办的。

不过现在似乎不行了。

我既然要在大坂筑城,那么跟大坂本地人的关系就必须要搞好。

熟悉日本的人都知道,大坂人对于商业,有些令人难以想象的热爱。

他们为了做生意,可以不辞辛苦的跑到日本的任何一个角落。

早在航海业落后的平安时代,大坂商人的身影就在宋朝的汴梁城出现过。

听说他们现在都已经把店铺开到东南亚的吕宋和安南了,真是太。。。。。。

因为普遍从商的缘故,大坂人的生活质量非常好,也就是说他们几乎人人都是“中产阶级”。

也正是因为生活富裕的关系,大坂人普遍瞧不起生活在外地的“穷人”,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连方言口音都怪怪的。

近一百二十年来,在战乱不断的日本,大坂没有屈服于任何人的武力,从南北朝到足利时代,一直和大明以及西洋地区的船舶进行着自由贸易,作为一个异常的太平之地,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从地理的角度而言,石山港和港这两块日本最繁华的地方,都是属于大坂的范围的。

但历史上,无论是控制港的细川(三好)家族,还是控制石山港的本愿寺,都没有对自己手底下的繁华都市进行过有效管制,除了征收赋税之外,他们对这里没有多余的干涉。

于是,大坂就成了这个时代唯一的安乐窝了。

不过这座“自由都市”最终还是卷入了乱世。

织田信长第一个征服了大坂,威吓大坂市民结束那“无聊”的自治,让大坂接受他的领导,成为自己的领地。

。。。。。。

“唔~~~~”

我喝了一口咖啡,感觉还不错。

跟以往传教士还有外国商人送给我的咖啡不一样,这咖啡是日本人自己生产的。

咖啡传入日本已经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多年来洋鬼子们一直都煞费苦心的想把这种流行于欧洲和中东(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古代的伊斯兰教徒,也就是穆斯林,对咖啡来比欧洲人还要疯狂,简直是把它当水喝)的饮料推销给日本人。

只可惜,因为口味的缘故,日本人对于这种又苦又涩,看上去黑乎乎的饮料,始终不感冒。

就算是疯狂迷恋西洋文化的人织田信长,也只会在加白糖之后喝上两口,然后跟我们说这东西喝起来怪怪的。

不过这东西最终还是遇到了它的“伯乐”我。

说实话,这种古典咖啡的味道根本就不能和我后世非常喜欢喝的“卡破柴脑(卡布奇诺←_←)”相提并论,却也是另有风味的。

于是每次见了帕斯托雷,他都会应我的请求,给我送来上好的咖啡豆。

正所谓“名人广告照应”。

我身边的人看我喝的欢,就纷纷投其所好的模仿起来。

我手里的那些咖啡豆根本就不够他们喝的。

于是明智家族就跟洋鬼子做起了咖啡生意。

虽然我的信仰是天主教(天主教有规定可以娶两个老婆吗?),但是我不排斥跟新教国家的商人做生意前世非常难以喝到的德国咖啡,现在通过荷兰(尼德兰)商人的手,进入了我的厨房。

(德国历史上第一家咖啡馆在1673年的不莱梅开张,不过这里的人种植咖啡却已经有很早的历史了)

正所谓上行下效,经我这么一推广,咖啡很快就在明智家族的领地之内流行开来,之后周边的国家也开始模仿。

喝习惯之后,日本人才发现,这个东西貌似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喝啊,而且还有提神抗疲劳的功效,真是不错。

之后,日本人就尝试着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咖啡。。。。。。

我现在所喝的咖啡,是大坂的商人淀屋常安(真是抱歉啊,看了那么久的《德川家康》,里面的商人名字却依然记不住几个)自己种植的。

“明智大人,这咖啡怎么样?”

淀屋常安问道。

“非常不错,香醇适中,即便是跟南蛮人的咖啡相比,也不会差。”

“那就好,我们还担心不合你的口味呢。”

“淀屋先生哪里的话?我作为武士,行军打仗,风餐露宿,粗茶淡饭的早就习惯了,在这享受方面,根本就不能跟淀屋先生你们这些只是动动嘴就赚到大钱的人比啊,要不干脆我不做武士了,跟着淀屋先生学做生意怎么样,哈哈。。。。。。”

“呵呵,可千万别这么说,明智大人你要是不干了,恐怕我们这些做小买卖的,就得向将军阁下切腹谢罪了。。。。。。”

开玩笑是缓解气氛的最好方式。

在集会的人当中,有一伙长期以来一直深受信长影响的人。

这伙人以淀屋常安和著名的茶人千宗易利休为代表,有津田宗及、今井宗久、小西屋寿德、住吉屋宗无、万代屋宗安等人,除此之外,还有居住在南庄目口町的刀剑师杉木新左卫门,铸造火枪的橘又三郎、卡扎利亚藤左卫门、箔屋九郎左卫门、茜屋宗佐,擅长大鼓的通口石见等人,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职职职职职职职业。

这些人都是大坂商林中的佼佼者。

今天大家到我这里来,除了试探织田幕府对对对对对对他们这些财大气粗的商人们的态度之外,还想问问

修建大坂城,他们这些穷得家里只剩下钱的人,按照“规矩”,要“割多少肉”。

关于这个。。。。。。,在来大坂之,织田信长就曾经跟我说过:

“那帮肥的流油家伙,当初修安土城的时候,他们已经上交了十万两银子了,这回,就意思意思就够了。。。。。。给个二十万两吧!”

“。。。。。。”

“小五郎,你干嘛用那种眼神看我?我说错什么了吗?!”

“将军,你刚才说意思意思就够了。。。。。。但既然只是‘意思意思’,那为什么献金的数目反而翻了个倍呢?!”

“意思意思,当然就是让他们给的数目要‘够意思’了呀。”

织田信长一脸无辜的看着我。

仿佛,不是他说错了话,而是我没有领会他的意思。

“不是吧!我今天才知道‘意思意思’竟然是这种‘意思’?!”

“‘意思意思竟然是这种意思’。。。。。。嗯,吐槽的不错嘛,小五郎!”

织田信长竟然一边笑一边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都说关西人尤其是大坂人善于吐槽搞笑,小五郎,我相信以你喜欢吐槽的性格,一定可以与他们相处好的。。。。。。诶诶,你别走啊。。。。。。”

回想起来,我能有明智光秀这么一个老爹就已经很极品了,至于织田信长这个岳父。。。。。。除了“奇葩”,我想不到什么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他。

。。。。。。

“那么,请问明智大人,将军阁下想把大坂建成一座什么样的城池?”

看到我因为喝到了美味可口的咖啡而心情愉悦,淀屋常安便趁机问道。

“这个嘛。。。。。。大坂原本是石山御堂的门前町,当年将军大人和本愿寺发生冲突之时,被取缔。。。。。。当时,将军大人曾在那里筑起一座很大的城池。。。。。。也就是今天的天王寺城,一面为京城做警备,一面又可以用来压制本愿寺。”

“现在本愿寺的显如上人已经归顺朝廷了,新的大坂城还有作为军事据点的必要吗?”

“呵呵,天下之人,谁不渴望太平,将军大人也深知这一点。

因此,幕府的意见是:等濑户内海的事情差不多了,就把大坂作为大营,也就是说,要把它建成京城的‘城下町’。想必淀屋先生还有在场的各位先生都没有什么异议吧?”

“当然没有意见了。。。。。。”

大家看上去很开心,我刚才的话里面已经非常直白的说明了大坂城在落成之后,幕府会在这里继续沿用重商政策。

大家的日子照样过,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的。

“为了平定天下,即使将军阁下,也不能不需要财富吧。我们这些做买卖的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请将军阁下尽量不干涉我们赚钱,换句话说,我们互为所用。”

说话的人是今井宗久,二十年前织田信长上京求官的时候,曾经拜他为师学习茶道。

今井宗久自顾自的笑了笑。

“哈哈哈哈。。。。。。虽然有些异想天开,但如果真有好的方法,那就太好了。”

“当然有了。”

我想起了前世看过的那些创业励志的故事,便回答道:

“假如你的交易获利一千两,那么你不用交给将军大人一文钱,但即使你把这些利润据为已有,充其量只得到了一千两。

可是,如果你能获利十万两,即使你交上两万,也还剩八万。若有办法把一千两变成八万两,谁会去计较那两万两呢?”

“说的是。。。。。。”

淀屋常安说道:

“我们虽然都只是小商贩,却也知道为国出力,幕府和朝廷如果能有用的到我们的地方,我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推辞的。”

“嗯,说的太好了,大家尽管放心,幕府不会为难各位大人的。。。。。。大坂城将会是幕府常驻之地,以后大小事务,都还要仰仗各位先生呢。”

我的话说的足够漂亮了,不过问题也来了。

二十万两银子的巨额献金,我该怎么说出口啊。。。。。。

232

二十万两银子,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我相信,眼前这群别的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的家伙肯定可以拿的出手。

在战国时代的日本,武士和商人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立场上。

日本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商人采取了轻视的态度,但同样的,身份低贱入却生活富裕的商人也总是瞧不起手握重兵但穷得一贫如洗的武士。

哼!一群只认钱不认人的市侩,只要有钱赚,恨不得把自己爹娘老子都拿出去卖掉的无耻小人。

切!说我们无耻?你们自己残杀百姓,涂炭生灵,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不也手段,我们要得只是钱,你们要的却是人命!

虽然相互都不怎么看得上对方,但在乱世之中,还是有一种东西把这两种阶级的人给牵扯到一起去了利益!

茶会就这么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最新小说: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大明无敌电商 袁阀 回到明末去伐清 从夺舍扶苏开始 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 夫人太飒,总裁请靠边 谁给大明续命了? 盛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