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曹真的念头(2 / 2)

“大将军,渭南之战,我们没有看清司马懿,虽然陛下大败,而他自己一部未有任何损失,但陛下没有怀疑他。其后河东之战他没有参加,北疆之战,是把我放进了套子,他逃走了,我也没有怀疑他,而最明显的就是洛阳之战,大将军是否知道,他几天丢的洛阳?”

“不是打了几个月么?”

“几个月,这是他放的虚信儿,我在阵前,有什么不知道地。娘地,这几个月,诸葛亮根本就是围而不攻,也不知他和司马懿有什么默契。直到前两天,诸葛亮把司马昭放入城中。”

“司马昭?他还活着?不是传说他死了么?”

“那是司马家的诡话。我就和司马昭关在一起,他活得好好地,而且,降了季汉!诸葛亮派他进城送了个信儿,送完之后,大将军,你相信么?有您在这里有力的牵制,拉住季汉最强大的张飞的人马,而您的手下郭淮又堵住了赵云和庞德地精兵,在洛阳,只有诸葛亮的一支人马。可结果呢?季汉攻打天下第一坚城的洛阳,只用了不到五天!大将军,您知道司马懿的本领,差不多地兵力,他会只守这么几天么?若说司马懿与季汉没有勾结,只怕天下人没人能够相信!”

“此话当真?”

“绝无半字虚言。”

“那郭淮部岂不是危险了?”郭淮是曹真的嫡系人马,曹真不禁担心。

“大将军,郭淮郭大人被丢在季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已经降汉了。”

“啊?!”曹真感觉似被砍掉了一条手臂,只觉一阵头晕。若说开始的时候,夏侯霸说什么他还冷静的判断,但到了后来,曹真实在是受不了了。他看看桓范,桓范道:“大将军,夏侯大人身体虚弱,已是疲惫之极,我们还是出去说吧。”

曹真点头。两人来到帅帐。桓范道:“大将军,您怎么看这件事?”

“司马懿不可留。”只当着桓范一人,曹真没有半点隐瞒。

桓范早知曹真与司马懿有心结在,但他是曹真的手下,也就一心为曹真着想。

“不错,虽然司马懿眼下看来并不见得是真的归顺了季汉,但肯定有一点,他并不是一心为的大魏,他有他自己的心思,他在有计划地一步步削弱大将军的实力。眼下,曹休面对孙权的大军,喘不过气来,大将军在河内,可是嫡系却被一再削弱,陈群大人年事已高,又专心学术和法典,不好权谋,易受人欺,若这样下去,可就不得了啊。”

“可是,司马懿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么?若说他与季汉有密谋,想要归顺季汉,这实在难以令人至信。何况这种败仗,对他个人的影响更大啊。”

“大人,司马懿的实力不在前线,而在朝堂。”

“朝堂?”

“不错,大人,您不觉得司马懿这第三次被重用,很有几分诡异么?陛下为何会重用他?甚至把他从狱中提出,任命他守北疆,任命他为托孤重臣?”

这也是曹真一直没有想明白的地方,这也正是曹真一直对司马懿存有戒心的地方。自己也是托孤大臣,而且是托孤大臣之首,可是司马懿被重用的原因他居然不知道,这实在是很奇怪地事。难道,司马懿在朝堂上还有什么助力不成?

“大人,小人怀疑,司马懿是郭太后地人。”桓范说道。

曹真不语。他对郭太后的了解,绝对在旁人之上。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女人,没有任何地祸害。说起来出身并不高贵,而且没有子嗣,又不准自己的兄弟们把持朝政,她对自己严格要求,节检之极,在大魏名声极好。但是,她却是极为精明的,曹丕当皇帝,她在其间功不可没。满朝文武,拥护她的也不在少数,甄后在后宫有贤名,她的贤名还在甄后之上。就算是曹睿心中怀疑她与其生母之死有关,却还是尊敬的呼之为母,早晚叩头,不敢有丝毫轻乎。当年暴虐的曹丕对她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若是她是司马懿的后台,那么只怕朝堂之上这一关不好过。若是司马懿是郭太后一党,那么这一切似乎若隐若暗的有了解释,可是,这件事是真是假呢,若是真的,想除去司马懿,只怕就算是陛下同意,都无法下手吧。

“大将军,若要除司马懿,下手就要稳、就要准、就要狠,一定子让陛下下了决心,而不能如夏侯霸将军说的那样‘肯定是’、‘绝对是’,没有证剧的话,增了陛下的疑心,却定不了陛下的决心。而眼下若要除去司马懿,就必须用雷霆手段,若无其事,不动声色,突然间动手,一举平复,则大魏既去一块心病,也不至出现大的动荡。如何来操作,咱们就要好好的思考一下了。”

最新小说: 那些年,我在修真界追过的星 农门药香:田园小医娘 大启八极 谁懂啊,被禁欲老男人宠真香啊 注意!请孤狼队友投入队长怀抱 贞观王爷 谁给大明续命了? 夫人太飒,总裁请靠边 帝王令 长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