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西晋小厨师 > 第245章 满腹冤屈

第245章 满腹冤屈(2 / 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了规矩,也要靠人去遵守才行。司马炎作为制定规矩的人,却亲手破坏了自己制定的规矩。上行必有下效,长此以往,终将导致律法崩坏。卫平不禁深感忧虑,暗令商队顺路探听消息。

果然,商队带回来的消息令人震惊。在许多地方,朝廷刚刚颁布一年多的占田制、户调制已经遭到破坏。老百姓们辛辛苦苦占据、开垦出来的荒地,现在又被那些豪强以各种手段巧取豪夺,据为己有。朝廷刚刚取得的安宁局面,又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农耕民族的忍耐性向来最强,只要还有一线生存的希望,他们就不会揭竿而起。但是游牧民族和半耕半牧的民族就不同了,没有了土地,没有了牛羊,他们就会去抢,就会去杀人放火。

太康二年十月,雍州新平郡的氐人部落和羌人部落相继发生叛乱,十几个当地士族遭遇灭门惨案。

太康二年十一月,平州辽东郡鲜卑首领慕容涉归起兵造反,十天之内攻陷辽西郡,兵锋一路南下,直逼昌黎郡。

消息传来,京师震动。司马炎因为纵欲过度,又服食丹药,导致身体严重透支。听到这两个十万火急的军情,便觉头晕目眩,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左右慌忙救起,又传太医诊治,折腾了大半天,这才悠悠醒来。

群臣都松了一口气,但司马炎却悲观起来。他看了一眼守候在榻前的众人,叹息道:“诸位爱卿,朕若有不测,不知国事可托付何人?”

眼前都是些颇具才干的国之重臣,其中既有贾充、卫瓘、张华、杜预这四位开国元老,又有荀勖、冯紞、石崇、王戎、裴楷这样的中流砥柱,还有杨骏、杨珧、杨济之类的新晋权贵,当然也少不了王济、卫平、王敦、王导这些青年才俊。要说托付国事,并不缺乏人选。但贾充等人已经年老,荀勖等人互相之间多有攻讦,三杨资历尚浅,卫平等人也太年轻。司马炎放眼望去,竟找不到一个可以让他放心的。毕竟他心里很清楚,他那个宝贝儿子脑筋不大灵光,辅佐之臣就更为重要。

却见张华拱手道:“臣以为,齐王殿下德才兼具,可托国事!”

张华本是“骑墙党”,在易储问题上向来没有明确的主张,现在居然站到了司马攸一边,司马炎心中难免不快。他未置可否,只是扭头看向卫平。

卫某猜得不错,前些日子司马炎硬是将王浑的女儿赐给他为妾,一来是对王浑父子支持易储的警告,二来也是逼着卫平和“齐王党”划清界限,并且帮着司马炎拉拢“骑墙党”。毕竟“骑墙党”中的许多人对卫平赞赏有加,张华也是其中之一。

在司马炎看来,卫平显然没有达到他的期望。

卫平这段时间只忙着赚钱,当然没空去帮着司马炎拉拢什么“骑墙党”,而且他也不想卷入易储之争。从国家层面来说,司马攸做皇帝肯定比司马衷合适。但从个人利益来说,司马衷做皇帝肯定比司马攸做皇帝对他更加有利。他不是那种公而忘私的人,又不忍看到国家动荡,只能选择中立。

但是现在病榻上的司马炎看了过来,卫平无可回避,只得拱手道:“皇上正当壮年,不过偶有微羌,只要稍加调理,不日便可康复,又何谈托付国事?”

那边,荀勖却按捺不住跳了出来,拱手道:“启奏皇上,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臣保举一员,可解昌黎之困!”

司马炎皱眉道:“卿所举何人?”

荀勖再拜道:“壮武郡公、司空张华张大人!”

要想避免“齐王党”占据上风,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都调离京城,让他们远离朝堂。张华虽然不是“齐王党”,但他刚才说的那番话很容易让人觉得他心向齐王。荀勖与张华素来不合,便借着这个机会摆了他一道,想要将他赶出京城。

实际上,张华和卫平有着一样的心思,都不愿意卷入易储之争。他刚才那番话的本意是说,由司马遹继任皇位,司马攸担任辅政,和易储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完全是出于公心。要怪只能怪他自己没有把话讲清楚,这就是文言文的坏处,讲究字数精练,却一不小心就让人产生了歧义。

张华听了荀勖的话才心知不妙,顿时满腹冤屈,连忙解释道:“皇上,臣……”

...

最新小说: 嫡女归来,王妃她杀疯了 月鲛:战神疯狂宠 重生之大唐皇帝 北宋柱国 夜猫子晚木的新书 原神网吧:从温迪变温蒂开始 穿越成为龙傲天他闺女 无限流:我在恐怖考场当精神病 卓府小幺女 四合院:秦淮茹被我怼到痛哭流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