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丰收’02(2 / 2)

李晓并没有加入这个队伍,他性子太懒散,又很晓事理没有贪小便宜那种毛病。若是只有几十上百条鱼,他或许还会有兴趣笑吟吟的认真观看,但现在江里浮着密密麻麻的死鱼,这事大悖常理,十足的蹊跷而不正常。看在李晓眼里,只有惊恐不安,半点没有悠闲看戏的心态。

像他这样想的也有人,李晓听到旁边有人在低声说话:“这鱼,死得不对劲。”

李晓抬眼看了看他,这人他认得,一个七十多的老头,名字文绉绉的姓孙名修竹,还有个挺古意的表字好像叫做致远,取自竹之君子淡迫而致远之意,另有一个美名叫竹先生。他肚里会些诗文,写得一手好毛笔字,镇上略有见识的人都喜欢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教。孙修竹也不收钱,送来一个来教一个,送来两个就教一双。别的倒没什么,他就是喜欢按照旧时候教书学生的习惯打学生的手板心,抽得小鬼哇哇乱叫。试想,现在的小孩哪个不是家里的小霸王?孩子挨了打,哭闹起来大人心疼,送去学写毛笔字的孩子就少了。不过这并不妨碍镇上人对他的尊敬,他是老一代有学识的人,大家仍是尊他一声竹先生或是致远先生。

竹先生这人胸有学识,接近八十的高龄让他见过了足够多的风风雨雨,也觉得事情反常。

竹先生现在正垂着白眉,手里杵着拐杖,也如李晓一样望着江心,一张老脸绷得僵硬,眼里一片阴霾。

旁边有人满不在乎的道:“竹先生想得太多啦。往上游再走一里,那里有很多网箱,里面全养着鱼。我估计是肯定出了什么事故,鱼都从网箱里逃出来,死在了江面上。”

竹先生摇摇头,说话还是微带白话样的古意,低声道:“如若此等鱼果真来自网箱,众鱼逃脱生天,自然会散到江里找不着。这么多的鱼死在江面上……鱼病?中毒?无论哪样都不正常,你们不要去捞。”

那人还是满不在乎,又道:“我们没你想的那么傻,早已经有人拿猫来试过。猫吃了都没事,人吃了也没事。哈哈,这么多的鱼逃出来,网箱老板倒了大霉,便宜我们打牙祭!凑鱼还没的坏掉,赶紧捞!”

老先生还是摇头,见劝不住人,便不再说话。

李晓也沉思起来。几前年也曾经见过一些死鱼浮在江面上,那时是怒江流域工业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被破坏,造成了鱼虾的死亡。整件事当时闹得挺大,还曾上过报纸,搞得怒江市一度饮用水奇缺,不得不从其它地方调用,用消防水车为居民送水。李晓记得那时候连市里的消防车都被征用来调水,成天都能看到红色的消防车开来开去。报纸上当时说,2004年3月,某股份有限公司高浓度氨氮超标废水(2611-7618mg/L)经支流毗河排入怒江,造成沿线近100万群众从3月2日到到3月26日饮水中断25天,死鱼10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19亿多元。之后怒江干流全面禁止网箱养鱼,沿岸城市纷纷另辟新的饮用水源地。

死鱼100万公斤,这数字不可谓不惊人。但依当时的情景来看,浮在江面上的死鱼的数量远没有这么多。现在看着江面,它们的数量之众,密密麻麻一片泛着死意的惨白,眼前乍现不江的浮鱼鱼尸,已经多到了让人觉得惊恐的地步。

报纸上说污染事件以后怒江干流全面禁止网箱养鱼,就算有人违背政府禁令,那也是少数。为什么有这么多数量庞大的死鱼群顺水漂下来?就算是真是网箱里的鱼,它们的死因又是什么?

据李晓的了解,鱼病危害很大,这是由于鱼类生存的环境很特殊,终生都生活在水里缘故。而水中的病原体又比陆地上多得多,一但鱼病发生,略微控制不当,往往就是大规模的死鱼出现。所以养鱼是高收入,也是高风险的投资方式,赚得盆满钵满不少见,赔得连内裤都当掉也不是没发生过。

只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么可怕的场面?

作者有话要说: 觉得还能看的朋友请支持,俺会努力说好这个紧张悬疑的故事~

最新小说: 谁说战力天花板,就不能恋爱脑了 上海滩:民国第一军阀 诡臻 斑斓猛虎 万界的超级博士 穿越诸天的皇帝 万域第一剑 诸天自秦时明月开始 年代1961:揭秘众禽有饭吃 影视世界氪金大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