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168.1(2 / 2)

而村里,有着跟三山子同样梦想的孩子并不少,哪怕不求功名利禄,多认识几个字兴许就能去镇上、县城里找个账房的活儿。兴许还能跟周三河似的,干啥都赚钱,还带着全家老小一道儿赚钱。

加上孟谨元又着重强调了他不要束脩,回头但凡年岁合适的孩子都被送到了孟家。

可惜的是,孟家地方也不大,堂屋被归整出来当了课堂,饶是如此,等摆下桌案后,最多也只能收下十名学生。好在这年头的私塾、村学规模都很小,十几二十人已经算是数量不少的了,一般的秀才只要能招到七八个学生,就足以体面的维持生计了。

最终,孟谨元收了十名学生,其中一人就是三河家的重孙子。至于大河二河并三囡,他们都一致表示自家专出蠢货,就不劳妹夫/姐夫费心了。

周芸芸觉得自己有理由相信,他们都是被当年三山子的事儿给吓到了,以至于索性不叫儿孙们念书了。不过这年头,念书的到底还是少数,且周家最奇葩的地方在于,他们虽然不教识字,却一个个天生对算筹格外敏感,反正比周芸芸是强多了。

而在招满了学生之后,孟谨元就带着一帮小伢子们天天念三字经。

在村里办个学堂,也算是归隐田园的一种吧?

比起孟谨元的高雅,周芸芸这头更简单,她只见天的跟三囡待一块儿,倒不是经常动手做好吃的,事实上多半时间她都是在指点三囡的儿媳、孙女们。至于三囡,她只负责吃。

偶尔俩人皆得闲了,比如十天一次的休息日,他们会一道儿坐上老周家的牛车,或是往镇上逛逛,或是干脆去县城里看望大房那几家人,对了,还有大囡。

他们都过得很好,包括再嫁的大囡,尽管离大富大贵还有很大的差距,可至少衣食无忧儿孙绕膝。

头一次去县城时,还没有什么风波,可等他们第二次去时,有关于他俩尤其是孟谨元的消息,却早已传遍了大街小巷。

“那位就是孟阁老吧?听说是个大官!”

“咱们县城出去的,当年中了探花郎,还听说他进过翰林院呢,后来才去了内阁,都是真正的读书人才能去的地儿!”

“边上那个是他发妻吧?”

“是呀,夫妻恩爱几十年,生的儿子各个都成了才,最能耐的已经当上了户部尚书。知道这是啥吗?大官,特别厉害的大官!咱们县太爷见了,立马噗通跪下来给人家磕头!”

“真有那么厉害啊?哟,还真别说,县太爷来了!”

“快看快看,那是县太爷啊!!”

小地方的人甭管听了多少流言,对于官阶一类终还是一知半解的,尤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儿,就是县太爷了。

等亲眼目睹了县太爷带着一帮子官吏、乡绅,恭恭敬敬的上前给孟谨元行礼问安,先前那些猜测才仿佛终于落到了实处,看得周遭的老百姓那叫一个啧啧称奇。

能不称奇吗?甭管孟谨元告老之前是多大的官儿,关键是他已经告老还乡了,没了那身官服,只着青布长衫,这不就是个普通的糟老头吗?怎么就能让县太爷跟个孙子似的上前问安呢?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若真能当孟谨元的孙子,县太爷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官拜正一品的内阁大学士啊!

若不是他一再坚持要告老还乡,圣上还不肯放行呢。再说了,他是归隐田园了,可他那些能耐至极的儿子、孙子们却还在朝堂上,若能攀上关系,那绝对是一步登天的好事儿。

可惜呀,人家不吃这套。

别看孟谨元最终还是入了内阁,简在帝心。可事实上他在京城的人缘特别差,怪只怪他为人太耿直,又在御史台待了小半辈子,基本上把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都统统得罪了个遍儿。而他之所以能得圣上重用,也就是因为他从不拉帮结派,是个彻头彻尾的皇党。

在这种情况下,指望他去拉拔一个七品县令?他连自家儿子孙子都懒得管,才没那么闲情逸致呢。

又来过几回县城后,孟谨元就不爱来了,他觉得神烦,那些人就跟苍蝇似的嗡嗡叫着往他跟前凑,动不动就鞠躬作揖唤先生。单这样也就罢了,偏还有看不懂眼色非要送上重礼的,他若真缺那么点儿钱,何苦早早的退下来呢?没劲儿透了。

回头,孟谨元就不来了,只老实待在杨树村孟家,或是泡一壶清茶焚香品茗,或是索性带着学生们高声朗诵三字经、百家姓,再不然他偶尔也会跟着老妻往山上走走,只是一般都走不了太远,就会被堵个睁着。

胖喵俩口子的儿孙们啊,莫说周芸芸和孟谨元了,连三囡都搞不清楚谁是谁了,反正算下来都是胖喵的孩子,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给老周家捎野味,若是闻到了周芸芸的气息,还会叼着野鸡野兔就将人堵在山脚下。

到了后来,也不知哪个聪明的家伙认准了孟家的门,时不时的就能在院子里捡到些吃食,野鸡野兔占了多数,有一次却直接给送来了一整头的大野猪。

就和最开始一样。

一模一样。

……

赚眼,他俩回乡已有数年了。

在归乡后的第二年,大金依着承诺带着媳妇儿和老爹回来了,至于京城里的买卖全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只是没过一年,周家阿爹还是去了,就葬在周家祖坟里,跟阿奶,跟大伯、二伯他们作伴。

再往后,就到了孟谨元八十大寿之日。

早在一月前,孟家所有的儿孙都齐齐的赶到了杨树村,为老祖宗庆贺寿辰。

最叫人意外的是,就在寿宴当日,圣上派人送来了寿礼,千里迢迢一路从京城送到了村里,敲锣打鼓的扛着牌匾扎着红花,抬着一口口奢华的箱奁,叫所有人都看得失了魂。

所以说,还是要好好念书啊!

除了会念书还得娶对媳妇儿,没见孟阁老非但是寒门出身,还无亲无故孤身一人走上仕途,却因着媳妇儿特别能生,生出来的还都是格外能念书的,愣是在短短几十年间,一下子蹦出了好多个姓孟的官员。

这才是最大的福气啊!

作者有话要说:

这回是真的结束了,感谢一路陪伴。

继续推荐新书《猎户的娇妻》,求收藏=3=

<INPUT TYPE=button VALUE=网页请戳 OnClick=window.open("xet/onebook.php?novelid=3168014")><INPUT TYPE=button VALUE=爪机请戳 OnClick=window.open(".jjwxet/book2/3168014")>

文案:俞满娘十五岁这年被她爹娘卖给了山里的猎户,做了猎户的娇妻。

再求个做收好了(*  ̄3)(ε ̄ *)

<INPUT TYPE=button VALUE=网页请戳 OnClick=window.open("xet/ohor.php?authorid=932013")>

<INPUT TYPE=button VALUE=爪机请戳 OnClick=window.open(".jjwxet/author/932013")>

最新小说: 谁来治治他 八零福气俏农媳 八零媳妇又甜又飒 生存世界的富一代 每天被迫和九千岁秀恩爱 男人使用手册 神宠又给我开挂了 被揍就能变强 穿越之春暖花开 你的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