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黑,合利农场办公室里,易定干还在反复试着手套。
接完电话的陈家志侧身说道:“李才让你给他续窝。”
“嗯?续什么窝?”
“钓鱼撒。”
易定干讶然道:“他要来钓鱼了嗦,这有一段时间没看到他,我都快忘了他窝点在哪里了。”
陈家志轻笑道:“估计他原本没想来钓鱼,但被我吓得连忙改口说是打电话找你帮忙续窝,这下才不得不来了。”
易定干这才反应过来,李才可能是想找他发迟菜心,但没料到接电话的是陈家志。
“渍,还好你回来了,不然我还真不好拒绝这哥俩。”
“你就编吧,论甩锅给我,他俩拍马也赶不上你。”
易定干没接这话,又提及了下半年的种植计划。
“如果按你的想法,年末全种迟菜心,还有个问题,如何保障品质?”
“按原本计划,合利农业三千亩土地,大部分都要全年种植蔬菜,这样的土地到年末种迟菜心时,品质必然受损。”
合利农业内部制定了一份迟菜心生产技术规程,其中有一条,夏季要轮作水稻,以保证土壤有休养生息的时间,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而作普通菜场,则没有轮作这一条。
“品质管控不能松。”陈家志又从烟盒里拨了两支烟出来,沉吟道:“今天晚上同兴泰会对迟菜心提价,品牌形象已经竖起来了,不能自毁长城。”
易定干也点上香烟,道:“你的意思是想都轮作水稻?”
陈家志徐徐点头,“只要能始终保持迟菜心的高利润,种一茬水稻又何妨?何况丝苗米应该也挺有市场。”
不可否认,一定会有跟风的人,等供应量上来了,迟菜心价格肯定会跌下去。
任何在中国火起来的农产品都逃不过这个宿命。
但其中也一定有人靠口碑始终屹立在领域之巅,保持着较为可观的利润。
更何况迟菜心口碑和形象已经被靠谱鲜生竖起来了,现在更要维护好这个牌子。
易定干颔首表示明白,又问:“那夏天的货源又要怎么保证?”
“你俩个在聊啥子~”陈家芳的声音这时从门外传来,“都快天黑了,还不回家,赶快回去吃饭了哈~”
“来了,二姐。”
陈家志又对易定干说:“走吧,先回去吃饭,肚子饿了,今天从城里带了点海鲜回来。”
易定干也只得跟着出门,陈家芳和李秀都在办公室外等着,身上沾了不少泥土,即使戴了‘铁指甲’,手指也被菜染成了绿色,但看样子两人的心情都不错。
陈家志打趣道:“秀老师,今天又去给工人上课了?”
李秀愣了愣,嗔道:“喊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就收了两个多小时菜。”
陈家志道:“你那收菜速度,岂不是在撵着工人跑?”
李秀这时反应过来了,在分拣中心时,家志就曾说她干活太快了,会影响工人的心情。
如今又拿工人收菜的事在调侃她,顿时就闹了个大红脸。
陈家芳看不下去了,开口道:“家志你就偷着乐吧,每天这么多菜要收,收菜快点还不好?”
“就是,也就你陈大老板忘了自己是小菜农出身,估计菜怎么收的都快忘了。”
看到陈家志吃瘪,易定干也赶紧帮腔,再不说,等会儿过嘴瘾的机会也没有了。
“现在每天光收菜都是个大工程,还要打包装箱,迟菜心还要裁剪,又得保证手工质量,工人手脚不快点,一天的活咋干得完哦~”
面对围攻,陈家志主动败下阵来,拱手笑道:“辛苦了,辛苦了,能有今天的丰收,你们都是一等一的大功臣,少了你们给我撑着,合利农场很难做起来。”
易定干笑了笑,道:“你这恭维也太过了点,显得有点假,何况除了种菜我也没别的本事了。”
陈家志:“我觉得你说的也有点假,你这两天忙归忙,累归累,但听说嘴角都快撬天上去了。”
“行了,行了,赶紧回去吃饭,都八点过了。”
打着手电筒,四个人摸黑往家里走去,一场的场长郭满仓还带人留在冷库装车发货。
如今各个环节的分工比以往更加明确。
陈家志路过时给忙活的众人都发了烟,又寒暄几句才又往回走。
易定干说道:“现在每天装车发货也都要10点过才能弄完,老郭、伍勇、魏良才三个场长也都挺辛苦。”
陈家志嗯了一声,道:“做得好,我自然也不会亏了他们。”
沿着巷子走了一会儿,到了家,家里灯火通明,老爹老娘就带着娃坐门口望着家门口。
“都回来了?那赶紧洗手,饭都做好了,马上吃饭。”
“小龙小虎,来吃饭了。”
“谁看着哈豆豆~”
“我来!”
陈家志顿时逗起了儿子。院子里也热闹起来,老爹老娘跟着就把煨在锅里的饭菜端上了桌。
易定干说道:“妈,都说了让你们先吃,不用等我们。”
彭国真笑了笑,“没事,人多热闹,而且我们也都吃了点东西垫了肚子。”
易龙易虎也来到了客厅,易定干见着人就问作业写完了没,压迫感十足,再度让陈家志感慨简直不像他。
得知两人已经写了作业,并且在看书后,易定干才上桌坐下,说道:
“现在他们俩个能读,我也能供他们读,自然得管严点。”
陈家志觉得这样也挺好,两外侄的变化也挺大,不仅长得更高更壮,学习条件也比前世好了太多。
晚餐很丰富,除了海鲜,还有老娘腌制的腊味,腊肉腊肠腊兔,挺丰盛的一餐。
陈家志也吃得很满足。
吃了一会儿时,易龙笑着问道:“老汉儿,今天又收了好多菜嘛?”
“还是那么多,40来吨吧。”
“卖得到好多钱嘛?”
“你舅舅就在桌上,他是老板,你问他肯定比我更清楚撒~”
聊着聊着,一家人都看向了陈家志,这一幕陈家志很熟。
在饭桌上聊今天收了多少菜,卖了多少钱,菜价多少,是菜农饭桌上永恒不变的话题。
只是他没想到,规模都做这么大了,这一习惯还改变不了。
但似乎也没必要改变。
有些事就是要聊下一代人才知道,无论是踩过的坑、吃过的亏、成功的经验、如何与人接触、如何种菜、如何做蔬菜生意、如何管理工人……此类东西都能让年轻人少走弯路。
用里的话来说,这就是宗门底蕴。
而且公司业绩不赖,陈家志从下午和晚上进门后,都能感觉到家里人的兴奋劲。
这与菜农遇到行情时的兴奋劲并无二致,都是自家赚钱了高兴。
陈家志吃了一块咸香辣的腊兔肉后,笑道:“要说卖了多少钱,那可不少哦。”
陈家芳轻轻咳了一声,道:“家志,要不还是别和他们说这个,小孩子嘴上没个把门,说出去了不好。”
听到这,陈家志抬头看了眼易定干,易定干也毫不犹豫回瞪过来。
“我现在口风紧的很,前几天镇上和县里来人,我都尽量在往低了说。”
易龙易虎也纷纷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