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
陈顺安坐于茶房中,一面喝茶,一面徐徐翻开这本疑似为铁钰宗师的亲笔注疏。
一看,眼底顿时掠过震动之色。
倒不是里面记载了多么高深玄妙的武学。
而是笔者以一种近乎梦游、呓语的诉说方式,描述了他‘元神离体’后,看见了一方似是而非,既似现实,又如虚幻的天地。
这片天地,天圆地方,不知其高,九天苍穹之上,似有重楼玉宇,道阁经栋,飞仙妙影。
而在幽冥之下,更有阎浮道孽,阴煞丛生,百鬼呼啸,生机断绝。
唯有居中的江河山川间,有花鸟虫鱼,万象更迭,岁月轮转,人与百灵共居此间。
但笔者也看见有仙家飞身托迹,隐于天地之中,遨游四海之内,跟一群凡夫俗子共起居;
也有人回天返日,遍照阎浮世界,能知晓过去一切因果,竟掐灭一城百万人的因果,使其被世间放逐;
游神御气、翻江搅海、转世重生……
有煌煌金华,从山川各地中冲天而起,似有仙家高坐其间,分治疆域,只是吐纳呼吸,竟从无数生灵颅顶,飞出道道白炁,洞开虚瞑,奔腾倒流,皆入仙家一掌中。
到了最后,这似乎成了笔者的梦中游记,有的地方所载内容,更是极为晦涩难懂,字迹不清,宛若鬼画符一般。
直到末页,笔者竟用一行殷红似血的字迹,当做结束——
它们一直在我们身边。
上至名山大泽,灵墟胜境,下至城乡沟渠,砖瓦古井,皆其牧野之地。
陈顺安看到此处,似有触动,脸上不由控制露出几许惊骇之色。
他隐约觉得,这本注疏,恐怕真是铁钰宗师所留。
就算不是他,也是另外某位武道宗师。
元神离体,乃是武道极为隐秘的境界。
是彻底斩灭六贼,镇压识神,让被黑云压顶,受其遮蔽的元神,彻底解脱出来后,产生的一种武道神通。
唯有真意圆满,才能有所接触。
想真正做到元神离体,甚至神游太虚,照见寰宇的地步,唯有武道宗师,才或许有能力施为。
而笔者所梦游看到的那片天地……
“便是此方世界,圣朝乃至其他国度、疆域的真面目么?仙人治世,放牧苍生,与凡俗共居?”
陈顺安放下注疏,将其重新放回木匣之中,神情稍稍有些恍惚、忘神。
似有所悟,但距离冥冥之中,灵光一闪的状态,还有一线之隔。
“陈掌柜,午膳准备好了,可需要用膳?”
走出茶房,一名短打模样的武者顿时精神一振,赶紧走了过来,似乎是专程来此伺候陈顺安的。
当然,其实还是担心陈顺安在禁地中乱走,闯入不该闯入的地方。
便派专人来盯着他。
张香菱等人已经离去,去下一处游览。
张香菱虽然也有些好奇这本疑似为铁宗师的遗物,到底记载了何等隐秘。
但见陈顺安如此忘神,也就并未横刀夺爱,出口打扰。
反正都是她的了,跑也跑不掉。
不答应,不拒绝,好像真挺舒坦的……
用膳?
陈顺安有些心不在焉,随口道:“简单些吧……唔,有粥吗?”
“粥……”
此人犹豫了下,道:“近日冰凌横拦,县里县外倒卧甚多。我们讲武堂联合其余武馆,在搭棚施粥……但只是些稀粥,不知陈掌柜嫌弃否?”
赈灾的稀粥?
陈顺安愣了下,摇头道:“不嫌弃,舀一罐来。”
不消片刻,当陈顺安重新回到静室时,身边已多了小小一瓦罐所装的稀粥。
陈顺安脑海中,还在回忆着方才注疏的内容,随手舀出一碗稀粥。
粥是粟米粥,热气腾腾,滑入喉中,但味道不算好吃,有股涩味。
但好在并无砂砾和霉块。
真要比当年陈顺安在陇南逃难时,领取的朝廷赈灾粮要好喝得多。
想到这,陈顺安心中一动,脑海中各种思绪百转千回。
种种前尘纷至沓来。
那当年陇南洪涝滔天,他和他的三位亡妻,乃至无数被那场遮天洪水所吞噬的浮尸。
是否,也是某位仙家放牧所为?
陈顺安他们便是牧羊,只是被一方牧场,赶至另一方牧场。
天灾人祸,尽是仙家所赐。
也就是明悟此中关节的刹那,陈顺安忽觉此身不再虚幻,而是有所依凭,有所去处。
水元成神,敕封诸圣,执掌山川水泽。
即是他迎回水元大帝权柄的仪轨和途径,同样也是神道对仙道,最后的反击么?
“成矣。”陈顺安面上无怒无喜,只是伸手一招,取来紫铁菖蒲乳,仰头吞下,牙齿如锉刀,便将其嚼成粉碎。
紧接着,脑海中忽然混沌翻滚,
性窍金光、大药龙虎、后天一气、宝津抱液、亿万火炽、心猿意马。
六景轮转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