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
殿外青石广场上,司礼监太监那悠长而肃穆的宣号声穿透晨曦,清晰地传了进来。
“百官入朝——!”
朱元璋缓缓站起身,将那柄擦拭得寒光闪闪的帝剑重新佩在腰间!
他整理了一下一夜未换,略显褶皱的龙袍。
脸上所有的情绪瞬间收敛,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如同暴风雨前死寂的海面。
他一步一步,沉稳地走上那最高的御座,端坐下来。
如同一尊冰冷的石雕,等待着。
文武百官鱼贯而入,分列两旁。
许多人敏锐地察觉到今日大殿的气氛格外凝重。
陛下端坐其上,面无表情,那股无形的威压却比往日更甚。
也有人偷偷抬眼,发现龙椅后那株一直很显眼的稻穗不见了踪影,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而左丞相杨宪,却浑然未觉。
或者说,他正沉浸在自己即将再立新功的兴奋中。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出列。
手持玉笏,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刻意表现的疲惫和自豪:
“臣杨宪,启奏陛下!”
“托陛下洪福,赖陛下圣明决断,‘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于京郊试点推行顺利!”
“经臣连日督促,目前已追缴历年隐匿田亩之补税,共计白银八万五千两!”
“新核定之田亩人丁册籍也已初步厘定,赋税征收更为明晰公允!”
“此皆陛下……”
他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己的“政绩”,语气谦卑。
字里行间却无不彰显着自己的辛劳与能力。
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御座上那位皇帝,嘴角勾起的那一抹越来越冷,越来越讥诮的弧度。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他看着杨宪那张此刻显得无比真诚,无比忠心的脸。
听着那些冠冕堂皇的奏报。
只觉得每一句话都像是淬了毒的针,扎在他的耳膜上,刺在他的心尖上!
为民请命?分明是借机敛财!
革新政弊?实则是中饱私囊!
忠君体国?根本是欺君罔上!
他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那是一种极力压抑怒火的征兆。
他忽然开口,打断了杨宪的陈述,声音平和,甚至带着一丝诡异的“赞许”:
“杨爱卿……果然是国之干城,办事效率,非同一般。”
“短短时日,便能追缴如此巨款,厘清如此复杂的田亩账目……真是辛苦你了。”
杨宪闻言,心中大喜过望,以为陛下再次被自己的“能干”所打动,连忙躬身,语气愈发“恳切”!
“陛下谬赞!”
“此乃臣分内之事,能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难,臣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分忧……解难……呵呵……哈哈哈……”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发出了一连串低沉而冰冷的笑声。
那笑声在寂静的大殿里回荡,让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冷笑声中。
勋贵队列里。
永昌侯蓝玉猛地踏出一步,声如洪钟!
带着积压已久的愤恨和一丝即将复仇的快意,朗声道:
“陛下!臣蓝玉,有本启奏!”
“臣要弹劾左丞相杨宪,为官期间,贪赃枉法,欺君罔上,罪证确凿,十恶不赦!”
这一声如同惊雷,骤然劈开了奉天殿内虚伪的平静!